2019年中国博物馆数量、总收入与接待观众人次情况分析,需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图」

一、博物馆行业概况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从产业链条来看,博物馆产业上游主要为文化发掘和文物修复业,将我国的珍贵文物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保存,其中文物发掘主要由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许可的国家各级考古研究所负责;博物馆产业的中游主体为博物馆,传统模式下,博物馆主要开展馆藏文物展览以及文物复刻仿品管理与营销;博物馆产业下游主要包含了旅游业、展览业、拍卖业和收藏业。

博物馆行业产业链

博物馆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博物馆市场现状分析

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10-2019年,我国博物馆数量逐年增长。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达5535家,比2018年增加181家。

2010-2019年中国博物馆数量变化趋势

2010-2019年中国博物馆数量变化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博物馆数量的逐年增多,2010年国内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57431人增长到了2018年的107506人。

2010-2018年中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统计

2010-2018年中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统计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博物馆收入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趋势,2017年,全国博物馆实现收入325.56亿元,创近年新高。结合2019年我国博物馆发展情况及全年文化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变化情况来看,预计2019年我国博物馆收入约为324亿元。

2013-2019年中国博物馆年度总收入统计情况

2013-2019年中国博物馆年度总收入统计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从博物馆举办主体来看,截止到目前,文物部门所属国有博物馆为3825家,国有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69.11%。;非国有博物馆1710家,非国有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30.89%。

2019年中国博物馆按所属单位性质构成

2019年中国博物馆按所属单位性质构成

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博物馆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博物馆热”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新时尚,“博物馆+”跨界融合创新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19年中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比2018年增加1亿多人次。

2010-2019年中国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变化情况

2010-2019年中国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文物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博物馆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博物馆产业相关政策法规分析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其性质决定了具有公益的特点。

2015年2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博物馆条例》,鼓励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同时,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这为我国民营博物馆的壮大提供了政策支持,我国博物馆的建设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2010-2018年我国博物馆产业相关政策法规

2010-2018年我国博物馆产业相关政策法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博物馆行业发展建议分析

1、服务与体验的博物馆文化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影响下,需将展览、展示看法做出变化,呈现以观众为主的展示主题,必须多元互动且有创意,甚至加入五感体验于展示情境当中,对不同目标市场、不同民众采用不同展示品、文创产品的策略,品牌化博物馆产品,主题内容除了能吸引热爱博物馆的民众之外,也可以吸引对此展示感兴趣的民众,国内外博物馆的馆藏数量众多,通过目标消费者的特性、兴趣来设计,达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吸引民众上门。面对博物馆定位的重新调整, 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民众参观的实际感受,并且影响再次参观的意愿。

2、种类繁多的文创产品

博物馆商店为扮演营销渠道的重要角色,店内所展售的每一件商品都可以向观众传达文物背后所含的信息,当购买行为发生后,博物馆文创产品立即成为一份可以延伸博物馆经验的纪念品,同时具有博物馆教育体系延伸的作用,这些情感、知识的感知体验共同构成博物馆经验的一部分。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除了强调和突出博物馆产品的文化性,还应开发一些具有教育性质的文创产品,刺激观众购买的欲望,以提高博物馆的收入。增加文创产业的概念,博物馆文物藏品所衍生出来的商品多元化且丰富,一般有创意产品、特展类创意产品以及艺术类的复制品等种类。

3、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与世界各地加强巡回合作展示,博物馆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博物馆因展示、教育、文化交流、研究、合作、宣传、营运、募款等需要,向外借入或借出一些展示或藏品。借展除了是一种暂时性的寄托关系外,同时可能涉及复杂的文物交换、财务往来、法律、社会或政治层面,通过文化外交,让博物馆的藏品及博物馆自身品牌向外延伸达到营销效益。同时,也可通过策略联盟与合作研究,如阿联酋的阿布达比卢浮宫。博物馆的国际声望不仅建立在其馆藏的质量上,也在其学术成就上。研究也需要博物馆之间长期、累积性的计划和合作,包括其他的人和机构,国内外博物馆应谨慎评估国内外博物馆联盟策略,发展馆际资源互享的合作方式。

新时代新要求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在文化、教育、经济、社会等层面仍在持续地成长与发展中,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趋势,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自信,在文化多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将我们的文化推向全世界。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博物馆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中国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博物馆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349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博物馆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的机遇挑战与转型策略、市场与运营分析、重点区域发展状况、经营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