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5G电子产业市场规模预测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5G技术内容与技术现状分析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但与4G、3G、2G不同的是,5G并不是独立的、全新的无线接入技术,而是现有无线接入技术(包括2G、3G、4G和WiFi)的演进,以及对一些新增的补充性无线接入技术进行集成后形成的解决方案的总称。

5G通信技术作为4G技术升级版本,是最新一代通信技术,由前几代通信技术发展而来。当前关键技术包括无线技术及网络技术两个技术方面内容。其中无线技术涵盖多个技术

领域内容,例如大规模MIMO信息技术和超高密度的组网技术以及高级调制的编码技术与新兴多地址信息接入技术,这些技术都是无线技术这一领域的分支。至于网络技术,涵盖着网络信息切片技术和网络功能的重构技术与移动边缘高新计算机技术。5G技术发展迅速,预计将在近几年内全面普及。

当前5G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是一项研发重点。相较于前4代通信技术有所不同的是,5G技术多样化的应用。未来5G技术全面运用将在极大程度上促进相关通信技术应用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带动部分基础产业应用发展,例如相关软件芯片和器件的发展应用。此外5G技术时代下的物联网稳步发展将能够会引发ICT信息技术新的进步。

与传统的通信技术相比,5G并非传统的单一性的通信技术,其是在传统通信技术的前提下,将多种通信技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的新技术,具有速度快、流量密度大、时延短、能效高、支持海量大连接、增强移动带宽等诸多优势。

5G与4G关键技术指标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5G电子行业市场规模

未来随着5G标准的逐步确定、商用步伐的加快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5G应用必将渗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用户规模来看,2021年前后将是中国5G行业的爆发期,而2022年有望成为中国5G用户增长最快的一年;到2024年,中国5G用户规模有望突破10亿人;2025年前后,5G用户速渗透将达到90%以上。

2020-2030年中国5G用户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此外,5G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为诸多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并预计在2020-2030年,中国5G的直接和间接经济产出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到2030年,中国5G的直接经济产出和间接经济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可见,中国5G产业的市场规模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2020-2030年中国5G直接经济产出和间接经济产出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5G前期建设细分领域的投资占比来看,通信网络设备的投资额占比最大,接近40%;此外,基站射频、系统集成与应用服务的投资占比也均在10%以上,投资热度也相对较高。值得一提的是,在5G建设过程中的投资,需要多方参与整个产业链的投资和布局,因为5G带动了一系列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整个价值链加长,将进一步带动更多的产业企业进入,对投资机构的资金规模和资源整合能力要求也更高,不但要提供资金,还需要帮助企业融入5G生态。

中国5G产业细分领域投资占比结构(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5G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5G电子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而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根据5G产业链不同产业链环节主要的竞争主体有所不同。具体来看,5G通信产业主要包括网络规划设计、无线主设备、传输设备、终端设备、运营商以及用户6个环节,目前,由于5G还未实现商用推广,因此,企业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前5大环节,主要针对5G基础网络建设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网络规划连接、终端应用设备开发等方面展开竞争。

总体来看,通信设备厂商、手机厂商以及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其中,包括华为、中兴、爱立信、新诺基亚、等企业在无线主设备和传输设备等环节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将凭借其原本在4G网络下所占有的寡头竞争优势,继续通过优先和深化5G布局得以在5G通信运营环节继续维持竞争优势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5G目前还未实现商用,所以并不存在对用户的竞争。但是,由前分析可知,5G技术成功商用以后,必将赋能视频娱乐、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多个产业,应用场景十分丰富,这将在各个细分应用领域引发激烈的用户争夺战,应用端企业若能提前抢占5G用户,必将为其业务发展构筑较强的用户壁垒。

中国5G产业链环节及主要竞争主体

中国5G产业链环节及主要竞争主体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5G产业竞争格局如下,华为占比达到48.6%,中兴占比31.5%,爱立信占比13.5%。随着通信和数据技术在社会经济各部门的扩散,行业的能力边界和商业边界被打破,行业竞争格局被重塑,跨界融合成为新的大趋势。从全球十大市值公司结构来看,2013年传统行业有7家,TMT行业有3家;到了2018年,这一比例变成了3:7,信息通信产业正在成为跨行业、跨国别的新一代商业基础设施。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运营商、互联网还是垂直行业的领先玩家都在积极寻求战略和商业上的转型,以适应竞争格局的变化。5G作为新一代的通信技术,一方面将继续满足人与人之间的通讯需求,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的与垂直行业场景融合,推动经济和商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7年中国5G产业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5G通信设备制造与技术方面,中国却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具有巨大的竞争优势。从技术研发的角度来看,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5G技术与专利数量占全球的比例达到了32%,稳居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而在在5G设备制造方面,中国的华为、中兴也走在了世界前列。综合来看,中国在全球5G产业的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有望成为全球5G建设的重要领跑者。

全球5G技术与专利数量占比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5G电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智能文娱转折点

在未来10年(2019-2028年)中,传媒与娱乐产业将争夺累计近3万亿美元的无线市场营收机会。其中5G网络带来的业务将占到营收机会的近一半(近1.3万亿美元)。2025年将成为5G娱乐和媒体行业的“转折点”。那时,全球约57%的无线营收将是5G网络和设备功能带来的。假设5G和5G设备到来,人们将消费比今天更多的内容,因为它速度更快,更具身临其境之感。这些内容包括移动媒体、广告、家庭宽带、电视等。每个5G用户的月使用流量将从2019年的11.7GB增加到2028年的84.8GB。到那时,视频预计将占所有5G流量的90%。

2、游戏产业最先受益

5G到来,游戏行业会成为最先获益的行业之一,而且小公司也能有大机会。从游戏产业的发展来看,它与技术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诺基亚塞班时代的贪吃蛇游戏,苹果开启触控时代之后的愤怒的小鸟、水果忍者等等。这些游戏其实都不复杂,但却是根据当时的硬件和算力,开发出来的创意产品。

5G时代,AR、VR、MR游戏将会是游戏的主要形式。从文本、图像到声音、影像,再到虚拟现实和浸入式场景,从静态信息传递到动态信息传递,再到现场感,这是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脉络,也是游戏产业的发展路径。

3、车联网真正走向大众

除了传输速度,5G通讯技术的另一大特点是低延迟。在更快速度、超低延迟的网络环境下,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行将发生很多改变。从V2V(车辆与车辆)、V2I(车辆与基础设施)、V2N(车辆与网络)、V2P(车辆与行人),到V2X(车辆连接一切),基于5G的V2X技术可以将道路交通中的所有元素互联互通,大幅度改变交通状况。V2X将是实现5级自动驾驶的重要源动力。通信技术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核心。5G的高速率可支持大量3D地图数据的上传和下载,以及传感器数据的上传,基于这些数据,汽车可以实现更高程度的自主性。

有了车联网,汽车可以“自动停车”,预先“知道”停车场的位置或者发现路边停车的替代方案。如果以后人们不再以买车为目的,而更愿意拥有一套出行解决方案,那么汽车的保有量会下降,你出门也就不需要找停车位,自动驾驶汽车把你送到目的地,你下了车,它自己就开走,重新汇入道路车流中,去往下一个目的地了。

4、满足远程医疗的特殊要求

由于远程医疗对数据质量有特殊的要求,过低的视频和图片质量,或者数据传输速度不够快,都可能导致医生难以诊断,耽误病情。5G网络将带来更大的带宽,实际下载速度可达1.25G/s,医生可以更快调取图像信息、开展远程会诊,甚至远程手术。到那时,偏远地区的医院可以与三甲医院的医生进行实时视频,不必再为小病翻山越岭,导致病情延误了。

5、新平台诞生的机会

5G时代,平台级的大机会可能不是硬件提供商,不是移动通讯运营商,而是云平台服务提供者,或者是某个体量很大的应用提供者,但更有可能是为应用提供全面支持的服务商,比如云测,云测不只是在技术上布局5G,而且在空间上布局全球市场,深度参与到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中,构建新的测试生态圈,且满足呈指数增长的应用测试、部署、推广等全周期的服务需求。

6、工业机器人将走向更多场景应用

在智能制造领域,5G也将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未来工业机器人将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类工人,去恶劣危险的环境完成任务。5G技术结合AR或VR,能实现实时的人机智能远程交互和智能控制,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和安全性。传统行业中需要在高危环境下操作的工人,5G将会全面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

5G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5G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5G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主要包括投资前景研究、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