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呈快速增长趋势,“健康保险+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未来可期「图」

一、中国健康保险的发展历程

中国健康保险出现于1982年,经历了萌芽(1994年前)、发展(1994-2002年)、专业发展(2003年至今)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健康险业务保险责任单一、保障范围有限,多作为附加险经营销售。1994年后,社会医疗保险领域新旧交替,实行城市职工保险后商业健康险逐渐起步,并于1995年引入重疾险。2003年后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开始重构,发展至今。

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08年后,随着新医改的启动,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成为了国家战略,相关文件密集出台,商业健康保险开始在大病保险、税优健康险和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领域探索,使得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得到快速扩张。2013-2018年中国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截至2018年底,中国健康保险原保费收入为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

2013-2018年中国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健康险由重疾险、医疗险、长期护理险和失能险四大险种构成,这四个险种承担了健康各个阶段的不同功能,互为补充。中国健康险当前以重疾险为主,保单费收入占比约为56.8%,其次为医疗险,保单费收入占比为32.3%。与此同时,目前中国寿险公司与专业健康险公司业务并没有实质区别,中国健康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具体险种按保费收入占比(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购买了个人健康险的受访客户中,有61%是首次购买。其中年收入在30万以上的客户首次购买健康险的占比为66%,其次为年收入在10-30万的客户,占比为60%。因此可以得出,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首次购买的比例也增加,这意味着国内高收入客户更愿意尝试和接受个人健康险产品,是个人健康险潜在增量客户群。

不同收入水平克服首次购买健康险占比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统计,约有54%的国内受访者通过熟人介绍选购健康险,33%的受访者是从经纪/代理人手中选购,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是自己通过电脑(8%)或手机(4%)进行购买。当受访者在考虑经纪人介绍或熟人推荐的时候,大部分是懂行且谨慎的,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会进行多种产品比较。其中,有35%的客户在下单前会在多家保险公司之间不停摇摆,即便选定了一家,38%的客户还是会仔细查阅该公司所提供的多种产品。

客户健康险购买渠道占比(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中国健康保险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近年来监管政策旨在引导行业回归保障,对保险产品的保险期间、风险保障比例等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使保险期间得到延长、风险保障水平得以提升,尽管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销售难度,但客观上有利于产品价值的提升;另一方面,行业对保障型产品的重要性认识逐步增强,以大型公司为代表的寿险公司更加关注保费的构成和价值贡献;并且居民对保障型产品、特别是健康险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同样有利于公司发展高价值的产品。以大型寿险公司为例,2014-2018年上半年健康险的占比基本保持上涨趋势。

2014-2018年主要上市险企健康险在寿险业务中的占比(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外资公司当前在中国普遍受业务低于监管限制,无法触及所有客户,其中部分公司想通过与中资公司进行深入合作以此拓展客源,但大都陷入互补困难的窘境。从2015-2017年国内各类保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增速来看,中资人身险公司成销售主力,近三年来平均增速达到44.3%。虽然外资公司目前在中国遇到的困难较多,但其健康险业务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并且外资财产险公司与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业务增速均在2017年超过20%。

2015-2017年国内各类保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及增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中国人身险公司市场份额远高于财产险公司,28家外资人身险与53家中资人身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合计3994.4亿元,占全国健康险保费收入的91.02%,人身险公司凭借长期健康险成为销售主力。

2017年中国各类保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占比(单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利好政策规范化发展

2017年,财政部、税务总局、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将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并于2017年7月1日起将该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该通知规定凡是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每年2400元,即每个月200元。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也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按同样限额予以扣除。这项税收优惠政策能有效提升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以及消费者参保的动力。

2017年11月15日,保监会出台《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中首次提及健康管理服务、医保合作,还包括延长长期健康保险的“犹豫期”、对贫困人口适当倾斜、鼓励新药品、新医疗器械和新诊疗方法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支出进行保障。商业健康险将成为医保基金的重要补充,缓解医保基金压力,提高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利好行业的长期发展。新办法的实施将促进健康保险的发展,规范健康保险的经营行为,保护健康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升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

2、银监会和保监会正式合并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发布,方案确定: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统一监管银行业和保险业;4月8日上午,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意味着,对于银行、保险行业来说,央行负责审慎监管、银保会负责行为监管,成为大方向。在合规经营、风险防控方面,保险业相较银行业要弱一些,如果按照银行的标准来监管保险业,则将有利于保险业的长远稳健发展,银监会和保监会整合,将使得银行和保险监管的协调无障碍,并且央行负责审慎监管,将使得保险业和银行业监管标准达到一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将续写保险监管的篇章,为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成为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减震器。

3、健康保险市场需求逐渐扩大

一方面,在“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下,健康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中国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大健康”建设,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提到国家战略高度。群众健康将从医疗转向预防为主,消费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在政府支持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对健康保险的潜在需求有望得到释放,健康保险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另一方面,老龄化发展提升了对于健康保险的需求。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全国人口两周患病率是18.9%,而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为46.6%,导致老年人口的医疗费用支出十分巨大。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以及医疗消费水平上升,人们对于健康保险的认知程度越来越高,消费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与养老的充分保障有了更多的追求,健康养老及其相关产品需求增加,为商业保险参与健康养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4、“健康保险+互联网”模式

在“互联网+”大潮下,走互联网渠道似乎成了各保险公司的共同选择。互联网保险能克服传统商业健康险面临的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制约因素,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健康保险的创新发展带来机遇。不同保险公司建立互联网平台的路径不同,一部分自建网站,一部分通过第三方委托管理,还有一部分则是通过互联网公司。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开始尝试通过线上医生、“可穿戴设备”等方式建立数据库,通过各种创新形式达到丰富产品内容和降低赔付支出的双重目的。保险业正在通过“互联网+”广泛布局大健康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在政策红利的引导下,社会资本快速进入健康医疗领域,“健康保险+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发展未来可期。

本文采编:CY343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健康保险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主要包括经营管理战略分析、重点区域发展潜力分析、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