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指引来了!助力建设“美丽中国”,绿色保险如何更进一步

绿色保险大部分险种渗透率不高,新推出的绿色保险产品集中在几家头部险企。6月5日,时值第51个世界环境日,接下来,绿色保险如何再出发?

险种推陈出新,提供保额达万亿级别

绿色保险的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发展。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当前,绿色保险主要是指在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方面提供的市场化保险风险管理服务和保险资金支持。

自2007年起试点环境责任保险后,环责险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绿色保险。最新数据显示,国寿财险沿黄河流域9家分公司推进环责险落地,目前已承保企业1400余家,承担风险保障超45亿元。2021年,太平财险为全社会提供环责险、巨灾保险、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信贷等保险保障超3081亿元。

“有效运用环责险这一保险工具,对于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减少污染事故发生,迅速应对污染事故,及时补偿、有效保护受害者权益方面,都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杨泽云表示。

除了环责险外,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如雨后春笋,相继落地。在绿色资源和农业保障方面,中国太保(601601)气象指数保险覆盖24个省市自治区,2021年应对重大自然灾害58次,累计理赔19.8亿元。在绿色产业保障方面,太平财险为国电投、华电、国能投等客户的十余个“大国重器”海上风电建设及运营项目提供风险保障。

在绿色交通保障方面,阳光财险为地铁项目组建风勘专家团队提供全流程的风控服务,对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并为项目提供快速理赔服务通道。随着新能源专属车险条款落地,大家财险新能源专属保险产品扩展了电池等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障内容。在服务低碳经济方面,中国人保(601319)在福建南平落地全国首单林业碳汇价格保险,探索出“林业碳汇+林业保险”的绿色金融新模式。

目前环责险等绿色保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保协数据显示,2018-2020年,保险业累计提供绿色保险保额45.03万亿元,支付赔款533.77亿元。其中,2020年绿色保险保额达18.3万亿元,同比增长24.9%。

显然,绿色保险在促进低碳转型、提供风险保障方面发挥着独特杠杆作用。杨泽云表示,首先,绿色保险可以发挥“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保障、风险投资”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助力“双碳”目标达成。其次,绿色保险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市场各参与主体实现相关风险保障的重要工具。最后,具体到不同行业,绿色保险可以在服务能源结构调整、护航绿色交通发展、助力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利于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提升应对巨灾及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生态碳汇能力、参与环境风险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覆盖深度不足,标准化发展提上日程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此外,“双碳”目标的达成也成为各行各业努力的方向。对于保险业参与其中的必要性,杨泽云认为,保险业可以结合行业自身特点,为中国“双碳”目标的达成作出行业贡献。

不过,绿色保险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考验。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的《保险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二:低碳时代的绿色保险产品》显示,近年来,我国绿色保险的发展成果已经初步显现,但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在产品供给、保障覆盖广度与深度、风险数据积累、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

杨泽云也表示,绿色保险发展的挑战在于绿色保险的概念和界定仍不清晰,绿色保险产品没有体现出与非绿色保险产品的区别,缺乏专业性,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一直以来,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的绿色保险备受顶层设计重视。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发展绿色保险,发挥保险费率调节机制作用,推动再制造产业的更好发展。2022年5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标准化“十四五”规划》提出,探索绿色保险统计、保险资金绿色运用、绿色保险业务评价等标准建设,更好推动完善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对于绿色保险更好地服务“绿水青山”,助力建成“美丽中国”,杨泽云认为,一是要制定绿色保险评价标准。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险机构积极拓展绿色保险业务、不断加强对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支持,助力“双碳”目标的早日达成至关重要。二是要考虑设立绿色保险专业组织。探索在绿色产业聚集地设立专门的绿色保险分支机构等绿色保险专业经营机构,在客户准入、业务流程、绩效考核、理赔管理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经营。有条件的机构可以设立绿色保险创新实验室、绿色保险创新中心等特色机构,集中资源专门负责绿色保险的研发和推广,从而提升绿色保险服务专业化水平。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产业链代表性企业案例研究、发展潜力评估及市场前景预判、投资特性及投资机会分析、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