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瑞:穿越迷雾,民营融资担保如何“向阳而生”?

文/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程瑞

1

“基本半死不活,空壳遍地”,一位民营融资担保从业者如此总结行业现状。

根据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时,融资担保行业的机构数尚高达8590家。而根据公开渠道,笔者查到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的一组银保监会公布数据,全国融资担保法人机构仅剩5937家,6年间下降了45%。2019年一季度后的数据,笔者未在公开渠道有任何发现,这一现象更耐人寻味。

另一方面,融资担保公司的发展,却在政策上被寄予较高的期待。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就提出,要采取多种方式健全地方增信体系,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引领作用,推动各地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和业务合作。并研究探索融资担保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2021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建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担保机构为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记录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

毫无疑问,在后疫情时代,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字化改革尚在进行中的特定历史阶段,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又极其渴望融资担保对其提供融资助力。

融资担保,尤其是更加市场化的民营融资担保,值得更多关注。

首个十年:秉承实体初心,生来荣耀的担保行业

1993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担保公司——中国经济技术投资担保公司。

担保公司的出现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小平同志南巡后,“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激励着大量人力、资本投入市场,市场经济快速起步、蓬勃发展。根据人社部统计,1992年辞职“下海”超过12万人,不辞职却投身商海(停薪留职、兼职)的人数超过1000万,创业成为了那个时代最时髦的选择。

大批小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亟待资金投入。但一方面,市场新生主体没有任何信用历史,规模小,缺乏足额抵押物,难以得到银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银行机构风控模式传统,审贷严格。融资的供需两侧陷入僵局,缺少一座桥梁来打通银行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用及风险壁垒。

为了缓解融资难,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于1998年发布《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办法》,要求在贷款企业没有足额抵押物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第三方提供担保,银行才能向贷款企业发放贷款。

于是,借着政策和市场双重东风,担保业完美承担了这个“桥梁”的角色,迎来了“黄金十年”。自央行发布管理办法后的十年中,从业机构数量和规模都呈井喷之势。

2008年,全国已有担保机构4247家,担保余额7221亿元,担保机构数量为2000年的20倍,累计服务企业90.7万户,累计担保额约1.75万亿元。

这十年内,大量民营担保机构入场,与原有的由各地政府牵头组建的政府性或政策性担保机构共同发力。

第二个十年:成长的代价,一地鸡毛的融资担保

2010年,担保行业衍生出了“融资担保”和“非融资担保”两个分支,融资担保正式踏上历史舞台。

按政策要求,融资担保公司需要在地方监管部门注册登记并取得行政许可,看似处于金融监管范畴内。但受制于当时地方金融监管架构与能力的掣肘,融资担保机构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模式上,绝大多数融资担保机构同银行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由银行来放贷,融资担保机构按贷款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担保费。一旦出现借款企业逾期事件,融资担保机构则需要率先将资金代偿给银行。

但前文曾提到,融资担保机构面对的是信用相对空白的中小微企业,这类信贷风险直接转嫁到融资担保机构身上,几个百分点的担保费收入,却要对价100%贷款金额的信贷风险。

按照经济学常识,这样的风险成本比,至少需要足够高的杠杆率与业务规模才能覆盖代偿风险,实现商业可持续。

但问题一是在于授信,授信额度的决定权在银行机构手中,实力稍逊的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甚至难以获得银行的授信。二是由于风险,一旦同时出现多笔代偿,将对融资担保公司相对脆弱的资金流产生致命威胁,事实上,大量融资担保机构就在这个历史阶段死于资金流中断。

正因如此,一批民营融资担保机构为了走出困境、追逐利润,不惜违规偏离主业,步入歧途。

2014年7月,四川省规模最大的民营担保公司汇通担保的高管、股东一夜之间集体失联,公司人去楼空。

汇通担保采用民间融资、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谎称其流向担保项目的民间实体公司,实则资金用于房地产投资。汇通的跑路正是源于其偏离融担主业后违规投融资,最终资金链断裂。

而这仅仅是融资担保行业急刹车的开始。在汇通担保之后,安信、恒盈、融缘、环福、富民行等近百家四川担保或理财公司频频爆发债务危机。

还有很多融资担保机构在盈利乏力的情况下眼红放贷的利息,于是直接下场以自有资金放贷。没有完善的商业体系和风控能力的支撑,等到的只能是一地坏账的苦果。

这些都是融资担保机构的典型暴雷情形,融担业务模式上的弊端、偏离担保主业后的不当选择、“黑天鹅”事件引发整个行业动荡等,均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也为民营融担机构的后续发展划定了政策红线。

第三个十年:陷入迷雾,用两大法宝实现“向阳而生”

一地鸡毛后,融资担保行业迎来了强监管周期。

2015年起,国务院接连发布《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融资担保责任余额计量办法》、《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法规,要求融资担保回归自身使命,承担桥梁作用,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肃清。

此时的融资担保行业逐渐分化。

一方面,国有资本大量进入,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发展迅速,国家农担公司、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等再担保机构先后成立;另一方面,民营融担公司缺乏竞争优势,其市场份额不断萎缩。

这个阶段的融担行业各项指标有所回升。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融资担保机构实收资本1.14万亿元,同比增长5%;资产总额1.52万亿元,同比增长5.4%。

融资担保行业看似恢复了元气,但问题依然触目惊心。

2019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通过融担促进普惠信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到,2017年,全国融资担保机构的营业利润总体呈下降趋势,相关机构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已低于1%。除了部分规模较大的融资担保机构,多数融担机构盈利能力较弱,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商业可持续性不足。

相比国有融担机构,民营机构经营压力更大。《报告》提到,除了业务模式缺乏核心竞争优势,风控模式照搬银行,有一些民营融担公司难以及时代偿不良贷款,导致同类机构的整体信誉不佳。

按照《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规定,融担公司的杠杆倍率可以达到10倍,主要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服务的融担公司还能提高至15倍。然而,2018年全行业的杠杆倍率平均不到2倍,并且还在继续下降。融资担保机构的平均员工数量不到15人,绝大多数机构的资本、技术、人才都难以支撑创新。

迷雾重重,民营融资担保如何“向阳而生”?

第一大法宝——零售转型+数字化

融资担保机构应当在定位上新一步聚焦,回归行业本源,将单户授信1000万以上贷款的对公担保业务,转型至单户授信1000万以下的银行普惠性小微企业、普惠信贷人群(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自雇人士、三农为主)的零售担保业务。

在对公担保业务基础上发展零售担保,根本要转变业务模式,其中关键难点在于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例如在传统模式下,单笔业务成本存在刚性门槛,导致融资担保服务难以覆盖小额信贷;传统贷前调查模式成本偏高,且难以适用缺乏财务报表和抵押品的客户。

发展金融科技是突破这些传统模式约束的有效途径。融资担保公司需要针对银行的风控模式,形成自身的比较优势,包括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具体可与相关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或独立投资研发。

用更时髦的话来描述,就是提升融资担保的数字化水平,并在数字化上实现与银行机构更好的“共振”与“协同”。

关于具体操作,国研中心的《报告》也给出了详细建议:

在发展零售担保的早期阶段应统筹考虑城乡各类个人客户,除了弱势群体,还应包括城镇个体工商户和工薪阶层等数量较广的客户群体,这是小规模的试点和探索。在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后,通过推广普及,逐步下沉服务,向弱势群体渗透并普及融资担保服务。民营融资担保机构的相关商业可持续机制还可以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所借鉴。

第二大法宝——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融担模式

零售化的转型过程中,核心的问题在于业务模式。

传统金融机构经营零售贷款,擅长的是线下为主的业务模式。通过线下的物理营业网点及信贷经理队伍,“走街串巷”找到需要资金的小微企业主,为其提供融资服务,并负责几乎全流程的风险审核、贷后管理。

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数字贷款行业兴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互联网银行机构实现了全线上的零售贷款新模式。客户通过互联网场景进入贷款获客流程,并可以“端到端”实现全线上的贷款服务体验,从提交申请到获得贷款,直至贷后还款,均可通过一部手机轻松实现。

但在普惠型小微贷款领域内,无论是传统的线下模式,或是数字化的全线上模式,均存在先天的缺陷。

传统的线下模式优势在于风控和服务质量。对数字化程度不足的小微经营户,可以实现更立体、更深入的风险管理,在“面对面”的陪伴式服务中能给小微企业主更可靠的体验。但缺陷在于成本和效率,受制于网点及人力成本、专业的信贷经理队伍建设,难以实现规模化的复制。

数字化的全线上模式则正好相反。优势毋庸置疑在于成本和效率,但问题在于风控和服务质量,尤其对于小微企业的中大额信贷需求难以足额满足。此外,在2021年11月《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后,个人数据的使用边界更加严谨,预计也将对数字金融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此时,探索“线上+线下”的全新融担模式,就成了破题之选。

融资担保机构可致力于融合线上+线下的立体服务渠道。线上大力发展智能风控体系,运用金融科技不断优化小微企业主的贷款及担保体验;线下用服务扩宽科技边界,为小微企业主提供“面对面”、“在身边”的顾问式服务,与小微企业经营者形成更具信赖关系的精准链接,脚踏实地解决融资难题。

中国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最迅猛的国家,中国培育了世界上最发达的互联网金融土壤。虽然过程当中有过弯路、挫败,有过黑暗、迷雾,但无法否认互联网、数字化、金融科技为金融的普惠性做出的伟大贡献。

作为普惠金融事业发展的“关键配角”,民营融资担保的发展历程同样如是。

不惧迷雾,认准方向。

积极推动民营融资担保业的零售转型、数字化转型,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即将穿越第三个十年的融资担保,向阳而生,光明就在前方。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3-2029年中国融资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2023-2029年中国融资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融资行业运行分析、经营情况、竞争格局、上下游行业分析、区域分析、重点企业经营情况、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