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图像传感器行业现状与趋势,朝着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图」

一、图像传感器行业概述

1、CCD和CIS对比

图像传感器是利用感光单元阵列和辅助控制电路将光学信号转变为电学信号的一种常见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利用感光二极管实现光电信号的转换,再对感光单元输出的电学信号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实现对色彩、亮度等光学信息的感知与处理。图像传感器主要分为CCD图像传感器和CMOS图像传感器(CIS),目前CMOS图像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均已超越CCD图像传感器,成为主流的图像传感器。

CCD和CIS对比

2、特点

图像传感器是一种重要的光电转换器件,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低噪声、灵活性和小型化等特点。这些特征使得图像传感器在数码相机、手机摄像头、安防监控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图像传感器行业特点

图像传感器行业现状分析

1、传感器市场结构

传感器作为感知层核心器件,是连接现实世界和电路信号的桥梁。主要得益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的发展,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迅速扩张。2023年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3424.8亿元,从细分品类看,图像传感器市场占比约10.5%,排名第二。

2023年中国传感器细分市场结构

2、图像传感器市场规模

作为摄像头的核心部件,图像传感器是当今应用最普遍、重要性最高的传感器之一。随着图像传感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受手机、汽车、AI、安防、工业、医疗等下游领域带动,2023年我国图像传感器市场规模达364.6亿元,同比增长14.01%,预计2024年将超过400亿元。

2016-2024年中国图像传感器市场规模及增速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图像传感器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图像传感器行业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图像传感器行业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相连,上游提供基础材料与设备,主要包括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中游负责图像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下游则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安防等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图像传感器行业将持续扩展,应用场景也将更加多样化。

图像传感器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上游

图像传感器的核心功能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一过程依赖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转换特性。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如硅(Si),因其良好的光电性能和成熟的制造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图像传感器中。根据SEMI数据,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销售额从2020年的97.8亿美元提升至2023年的130.85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10.2%,

2020-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材料销售额及增速

图像传感器行业重点企业

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尤其是CMOS图像传感器(CIS),在智能手机、汽车、安防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伴随着公司的图像传感器产品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和汽车自动驾驶应用市场的持续渗透,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稳步成长,公司的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21亿元,同比增长4.7%,2024年1-9月营收达189.08亿,较2023年同期增长25.38%。

2019-2024年9月韦尔股份营业收入及增速

、图像传感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图像传感器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国产替代、应用场景多元化和产业链协同发展是主要驱动力。未来,随着5G、AI、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图像传感器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土企业有望通过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逐步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然而,技术壁垒和供应链风险仍是行业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图像传感器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图像传感器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349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CMOS图像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CMOS图像传感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状况及市场格局解读、产业链分析、重点企业布局案例研究、市场及战略布局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