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馒化修复行业概述
馒化,即面部过度填充综合征(FOS),是指因多次或过量填充(如玻尿酸、脂肪)导致的面部异常肿胀、僵硬现象,表现为苹果肌、额头、面颊等部位过度饱满,失去原生组织的自然起伏和骨相轮廓,呈现“充气感”“塑料感”,甚至伴随下垂和表情僵硬。馒化修复则是指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手段,对面部填充物注射过量、注射不当等原因造成的面部馒化问题进行修复,以恢复面部自然形态。当前,馒化修复的主要方式包括注射类修复、超光电类修复、手术类修复以及综合修复等。
二、馒化修复行业发展背景
轻医美项目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相对自然等特点,受到众多求美者的青睐,在市场上广泛流行,其中的玻尿酸注射填充等项目更是被大量应用,而填充项目的过度使用或不规范操作,易导致馒化问题,进而催生了馒化修复的市场需求。2023年,中国轻医美市场规模约为1461亿元;其中,注射类占比约为44%。
三、馒化修复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
产业链来看,上游为修复材料与设备供应环节,涉及溶解酶、超声设备、射频设备等;中游为馒化修复服务环节,涵盖了馒化修复咨询、方案设计、治疗服务以及治疗后效果的动态评估等;下游为客户群体,因过度填充导致的馒化脸患者。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馒化修复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上游分析
酶制剂在馒化修复中有着关键的作用原理基础。透明质酸酶就属于一种酶制剂,当玻尿酸填充过量导致面部等部位出现馒化现象时,透明质酸酶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透明质酸,通过催化水解反应,将多余的玻尿酸分解成小分子片段,使其更易于被人体代谢吸收,从而改善因玻尿酸过量填充造成的馒化外观,达到修复的目的。2024年,中国酶制剂产量情约为207.4万吨。
四、馒化修复行业现状
早期医美市场监管不严,部分机构为追求短期利益,盲目推荐大剂量填充物注射,甚至使用非法材料导致求美者面部出现馒化问题。同时,受“网红脸”风潮影响,众多求美者盲目追求面部饱满,缺乏长期规划及个性化诊疗方案,在美容达人引领和视频滤镜美化下,过度追求平整,导致大量、高频次的过度填充,面部出现馒化现象,进而使得馒化脸的修复逐渐成为了医美新消费趋势。2024年,中国馒化修复行业接诊人次约为10.5万人;其中,民营机构的市场份额以微弱优势领先。
五、馒化修复行业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皮肤超声等辅助诊断技术地不断发展和普及,将能更准确地呈现面部填充物的层次、厚度、范围及性质等信息,帮助医生精确判断馒化状况,进而为制定个性化修复方案提供更有力的依据。同时,馒化修复手段将日益丰富,除了现有的注射物溶解、手术取出、光电治疗等方法,可能会有更多新技术、新方法出现,或将结合再生医学技术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以及开发更有效的溶解酶或其他针对性药物,并且,综合运用多种修复方法的联合治疗模式有望成为主流,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馒化修复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馒化修复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