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大模型行业概述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是指拥有超大规模参数量并基于丰富数据集训练的预训练模型,广泛应用于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计算机视觉(CV)等领域。医疗大模型是大模型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实现形式,包括大规模语言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医疗大模型的技术架构基于深度学习和大规模预训练技术,旨在创建能解决医学复杂问题的智能系统。
二、医疗大模型行业发展背景
整体而言,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带来了电子病历、医学影像、检验检测报告等海量的医疗数据,可作为医疗大模型训练的燃料,促使医疗大模型学习到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进而不断优化和提升性能。同时,数字经济中的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医疗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持,降低了数据处理成本,提高了数据利用效率。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3.9万亿元。
三、医疗大模型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
产业链方面,上游为基础资源与技术支持环节,涵盖了数据资源、算力芯片、算法模型等;中游为医疗大模型开发环节,市场主体由科技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部分医疗机构组成;下游为终端应用环节,医疗大模型主要应用于医疗机构、药企、健康管理机构等场景。
2、下游分析
当前,我国医疗大模型涉及智慧诊疗、医疗文本处理、药物研发和学术科研等多个方面,并能通过学习大量医疗数据,生成新的数据实例,协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等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截至2024年末,中国医疗卫生机构数为109.2万个,通过引入医疗大模型,医疗机构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优化治疗方案,从而提升医疗效率。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医疗大模型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四、医疗大模型行业现状
基于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策略,医疗大模型具备强大的知识学习和推理能力,能够深入理解复杂医疗场景,我国医疗信息化的普及使得大量医疗数据得以积累,电子病历、医疗影像、检验检查报告等数据为医疗大模型的训练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前,在我国庞大人口基数所带来的大量医疗数据资源这一独特背景下,国产医疗大模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3年市场规模大约增至22.86亿元。
五、医疗大模型行业重点企业
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成为每位医生的AI诊疗助理和每位居民的AI健康助手,依托医学语义分析、智能知识推理、深度数据挖掘等核心科技,结合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构建了一套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患者及居民等的人工智能医疗解决方案,实现从健康风险预警、早筛、辅助诊断及治疗以及治疗效果评估、诊后管理与慢病管理的多种医疗服务。2024年,讯飞医疗科技营业总收入为7.34亿元。
六、医疗大模型行业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医疗大模型的性能瓶颈主要来自高质量数据的稀缺性,并且医疗数据涉及个人隐私相关敏感信息,如何在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有效共享和利用,是医疗大模型应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医疗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将推动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逐步实现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医疗服务。同时,为满足医学研究和专业科室的具体需求,专科领域医疗大模型或将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并有望在提高诊断准确率、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管理效率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医疗大模型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医疗大模型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