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及中国MASH(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药物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联合疗法成主流「图」

一、MASH药物产业概述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药物是指用于治疗代谢功能障碍(如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等)相关的脂肪性肝炎的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改善肝脏脂肪堆积、炎症、肝细胞损伤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延缓疾病进展,降低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的风险。

MASH药物行业分类

二、MASH药物行业产业链

1、MASH药物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MASH药物行业产业链上游聚焦靶点发现与技术创新,为研发奠基;中游药企积极布局,从单药向联合疗法发展,多款药物处于研发中;下游随着药物上市开始拓展市场,诊断技术进步将助力产业发展。整体产业链处于发展初期,潜力巨大,有望迎来更多突破。

MASH药物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MASH药物行业下游分析

在中国,MASH患者人数呈持续增长态势。自2019年的3710万人起,到2024年已攀升至4400万人。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及老龄化加剧,预计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达5030万人,至2034年,更是可能飙升至6110万人。如此庞大且不断扩张的患者群体,极大地刺激了对MASH药物的需求,为MASH药物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驱动药企加速研发进程,促使更多有效药物尽快问世。

2019-2024年中国MASH患病人数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MASH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三、全球MASH药物行业现状分析

2024年全球MASH药物市场规模为34亿美元,随着首款靶向药物Resmetirom获批上市及临床研发管线推进,市场已进入快速增长通道。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跃升至164亿美元,2024-2028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8.3%。

2024-2034年全球MASH药物行业市场规模

四、中国MASH药物行业现状分析

2024年中国MASH药物市场规模为13亿元,尚处于商业化初期阶段。随着本土药企研发管线逐步推进,叠加国内代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及诊断率提升,市场预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34年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358亿元。这一趋势既体现了本土创新药企业的研发实力提升,也反映出国内对代谢性肝病治疗的迫切需求,未来国产药物有望凭借性价比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2019-2034年中国MASH药物行业市场规模

五、MASH药物行业竞争格局

MASH药物行业竞争格局方面,Madrigal Pharmaceuticals凭借首个获批药物Resmetirom占据领先地位,处于第一梯队。诺和诺德、礼来等依托其在糖尿病领域的优势,以GLP-1类药物扩展MASH适应症,竞争力较强,属于第二梯队。Akero Therapeutics、Viking Therapeutics等企业研发进展较快,产品临床数据优异,构成第三梯队。国内歌礼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也积极布局,逐渐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MASH药物行业重点企业

六、MASH药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MASH发病机制复杂,单一靶点药物疗效受限。如今,药企纷纷探索联合疗法,将不同作用机制药物搭配使用。比如把调节代谢的GLP-1受体激动剂与抗纤维化的吡非尼酮联用,既能改善代谢紊乱,又能抑制肝脏纤维化进程。临床研究显示,联合用药在改善患者肝脏脂肪堆积、炎症水平及纤维化程度上,效果优于单药治疗,这一趋势将促使更多联合疗法诞生,提升MASH整体治疗效果。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MASH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MASH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1262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MASH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MASH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区域发展分析、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企业竞争策略分析、发展趋势及投资机遇、风险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