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南省种植业发展分析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河南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会有力促进农业的结构优、化和农产品质量的提升。目前,河南省粮食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第二位,但在政府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河南、省农业生产存在着许多短板。
河南省作为粮食大省,以粮食数据为例,2018年河南省粮食种植面积10906.08千公顷。2018年河南省粮食产量6648.91万吨,比上年增加124.66万吨,增长1.9%。其中,夏粮产量3613.70万吨,减少102.28万吨,下降2.8%;秋粮产量3035.21万吨,增加226.94万吨,增长8.1%。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局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局
在小麦、玉米、薯类、水稻和大豆五大类粮食作物中,小麦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占极大部分。2018年,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5739.85千公顷,增加25.21千公顷;玉米种植面积3918.96千公顷,减少79.98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6.68千公顷,减少3.3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61.40千公顷,增加63.91千公顷。其中,花生种植面积1203.18千公顷,增加51.25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721.09千公顷,减少15.05千公顷。
2018年,河南省小麦产量3602.85万吨,减少102.36万吨,下降2.8%;玉米产量2351.38万吨,增加181.24万吨,增长8.4%。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局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局
2018年,河南省棉花产量3.79万吨,比上年减少0.61万吨,下降13.9%。油料产量631.03万吨,增加44.09万吨,增长7.5%。其中,花生产量572.44万吨,增加42.62万吨,增长8.1%。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260.67万吨,减少269.55万吨,下降3.6%。瓜果类农作物产量1585.37万吨,减少85.09万吨,下降5.1%。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局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河南省种植业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二、河南省养殖业发展分析
2018年,河南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62.68万吨,比上年增长2.4%。禽蛋产量413.61万吨,增长3.1%。牛奶产量202.65万吨,下降0.1%。年末生猪存栏4337.15万头,下降1.2%;生猪出栏6402.38万头,增长2.9%。
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局
三、河南省农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产品供需不合理形成进口短板
目前,国内粮食供需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优、质畅销品种规模小,市场份额小。粮食的供需不匹配使市场形、成农产品的需求供不应求,从而对进口商品需求量增加,2017全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金额达12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据最新数据统计,2018年1月中国农产品进口金额达12839.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6.5%。我国粮食进口量巨大,一些专家、学者建议运用“全球思维”来解决中国农业供给侧改革。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和小麦生产大省,国内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使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造成扭曲,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种植生、产造成影响。根据市场失灵价格误导和农业的落后闭塞的信息、渠道,粮食生产供应和市场需求就会脱节,形成短板。
2、技术研发创新乏力形成产业链短板
河南省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的产业、链过短,各个环节彼此脱节,农业附加值低,影响河南省实现、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主要表现在河南省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和资、金投入不足,相关企业技术研发部门和高校联合不太紧密,造、成一些农作物废物利用率太低和资源的浪费,如小麦和玉米秸、秆的回收利用绿色环保处理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比如秸秆发酵、制成沼气或将秸秆压缩成建筑材料等新型秸秆加工品,还可以、加工成饲料、肥料。农业产业链的长短和附加值的高低是衡量、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因此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是补齐产业化短板的必然途径。
3、技术管理人才少造成人才匮乏短板
农业相关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育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太少,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分布密、度低,农民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过于老旧,多数是凭借经验、耕作,对农业种植和管理技术方面不少都停留在感性阶段。农、民技术管理相关理论教育不到位,知识普及力度小和开展的相、关科普活动太少。高校培育的农业技术管理人才与农民接触的、渠道太少,交流存在障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部分省份地区相、比,河南省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太低。农业人才、匮乏,导致农业改革阻碍很大。要补齐农村技术人才和农业管、理人才和市场分析人才缺乏的短板。就必须在农民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对症下药。同时要拓宽农村管理技术信息的传播、渠道,使农民和高校人才交流无碍。
4、农业生态破坏较严重形成环境短板
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运用绿色发展理念对解决河南农、业生态环境短板问题十分重要。河南省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过、量的化肥和农药使土壤出现板结,墒值降低。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生态环境恶化。此外,不少农村秸秆燃烧不但造成了土壤、结构恶化,大量的土壤营养物质流失。而且使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质增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实现农业绿色健康发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十分关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物多样性,让农村再现绿水蓝天,鸟语花香处处在,、要留得住乡愁。补全农业生态环境这块短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不可缺少的内涵。
5、金融保险缺失形成资金和风险短板
农业生产具有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风险,要实现农业、保险的全覆盖十分困难。可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鼓励农业保险、的发展,发展再保险系统。降低农民农业风险,保障农民利益。、除了农村保险缺失外,涉农金融系统也亟待发展。涉农企业融、资难是当前农业金融业发展的瓶颈。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风险大,风险多。一些不确定因素使金融机构不敢或不愿、意给这些中小型涉农企业贷款。其外,相关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法规也不健全。导致某些地方的农村金融系统缺、乏监管,业务也较为混乱。补齐涉农金融和保险短板,是发展、成熟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关键。发展涉农金融业务,通过相关金、融机构制定合理的政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四、河南省农业发展战略分析
1、以市场为导向调节粮食种植结构
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地位的确立。农业生、产要实现现代化,农产品贸易必须要实现市场化。让市场在农、业生产、加工、贸易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种植生产结构和农产品加工就必须获取充足的市场信息。根据、市场价格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因此,要建立健全发达的农业、及相关行业的信息传导系统,积极实现实时信息公开和传导。、此外,要建立起农业和企业以及农业、企业和市场相结合的紧、密关系。此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农业和市场的调研。在农、村建立起较为密集的宣传渠道和推广站。使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在农民节点汇集,对农业生产真正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根、据市场信息及时的调节粮食及相关农产品的种植规模和种植结、构。有效的避免生产过剩或供给不足的现象。
2、创新技术研发延长产业链附加值
毫无疑问,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充当不可取代的、关键作用。不少地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落后和农业机械设备的、老旧导致一些产业链条不连贯,衔接差,不完善。因此链条短、小而附加值大大降低。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方面存、在的缺陷和缺乏合作创新精神,大大降低了加工产品的质量。、使产品的附加值微乎及微。解决技术问题,政府、企业等相关、部门应积极向农民普及科学知识,在生产环节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质量。为粮食农产品加工行业提供优质的原材料。此外,、政府牵头,企业和高校合作创新研发新技术,培育相关技术人、才也是提高技术素质的有效之举。延长产业链附加值,在技术、方面下功夫,在加工包装和销售环节应当受到高度重视,还应、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价值。
3、加大农业技术管理人才培养力度
补齐农业相关技术管理人才匮乏的短板,要狠抓农业教育。、政府在制定扶持优惠政策时应向农业倾斜,积极引导相关人才、流向农村。为“三农”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农业的发展需要综、合型人才,高校在培育农业相关人才时,应设置合理的理论和、实践课程。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农民、涉农企业、农业管理和、技术人才培养。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要提升农民自身素质。、让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知道怎样生产,为什、么这样生产,自己总结出相关经验进行分享。除了生产方面的、知识普及,还应对农民进行市场经济和农业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培训。涉农企业加强与高校联合,可以定向培育相关人才。、此外,一些企业外的非农民技术管理人员(如大学教授、农业、相关部门人员等)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加强农业相关信息知识的、宣传。
4、加强农业环境的治理和监管力度
农业环境治理应当受到重视,目前河南省各地秸秆焚烧治、理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还是屡禁不鲜。早在、2015年3月,农业部就发布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两个、重要文件。伴随着当前农产品农业安全和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两个重要的农业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政府除了出台相关文件法规,还应在各地加强监管。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和化肥应当积极研发其替代品,适量使用农药化、肥,于是践行农业绿色发展新理念十分重要。确保农产品合格、安全,确保农业生态环境和谐美丽。
5、建立和完善涉农金融和保险系统
补齐农业金融和保险短板,要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使得相关金融保险行业能够及时的捕捉到农业生产加工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关对策调整。目前,河南省农村金融和保险、系统还不完善,企业农户和金融、保险机构的信任关系还未牢、固建立。此外,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农和补贴力度。支持优秀企、业融资贷款,对不合格的企业加以整顿。降低贷款融资门槛以、及提高贷款额度。加大金融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互联网加、农业加金融来系统建设并完善农村金融系统。加强农村保险的、宣传力度,普及相关保险知识。让农民懂保险知保险主动购买、参保。此外,相关保险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监管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