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战略“空天一体化观测系统”将实施 空间产业临拐点

    昨日,从发改委、国防科工局等部门获悉,今年中国航天将实施多项重大创新任务,战略布局“空天一体化观测系统”。

    据6月1日报道,同时,国防科工局今年还将编制完成《航天发展“十三五”规划》、《空间科学“十三五”规划》,发布201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5月30日11时1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三号02星及搭载的2颗乌拉圭NewSat小卫星发射升空,3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正是中国在“空天”领域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我国要加强前瞻布局,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其中,打造“空天一体化观测系统”成为重要目标之一。

    权威专家解释说,所谓“空天一体化观测系统”,是综合利用航空遥感、航天遥感技术,实现对地物目标进行多维、立体、实时观测的信息感知系统。

    “该系统可突破航空、航天单一观测手段约束,实现国家利益的延伸和有效拓展,是面向信息经济社会空天技术服务信息化、服务对象公众化发展中的前沿热点。”该专家说。

    据介绍,通过一体化组网观测系统,可实现观测计划协同、调度协同、资源协同、产品协同、服务协同。该系统还可以有机结合航天长周期轨道观测、航空尤其是无人航空机动区域重点巡航观测获取优势,满足社会尤其是热点和边远地区对观测信息高频次、高精度、常态化持续获取的信息服务需求。

    “我国空天技术发展迅猛,北斗系统已实现亚太地区服务能力,在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的能力、数量和覆盖面上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上述专家表示,北斗系统的顺利建设,恰恰为我国“空天一体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北斗与航空等其他领域的协同合作,将有巨大的产业空间。

    据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透露,未来5到10年,我国将加速推进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航天重大项目实施,力争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

    并且,在“十三五”期间,我国还将基本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推动空间信息应用规模化、业务化和产业化发展,加快出台一系列鼓励航天产业化、商业化政策,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航天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政策的支持将拓展空间产业的发展机遇。以卫星为例,截至目前,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此前,多颗商业卫星成功发射和运营,标志着我国商业遥感卫星已开始起步。

    另外,从中航工业、航天科工等企业获悉,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背景下,我国相关军工央企正在积极布局,力争将军民融合的空间领域产业做大做强。

    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常委、航天科工一院航天泰坦公司总经理倪金生表示,公司正致力于空间信息服务。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航天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3-2028年中国航天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重点企业经营形势分析、投资前景、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