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校服行业市场空间、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图」

  校服最早起源于欧洲,一般由学校统一规定样式,一般学校校服有该校校徽,直接影响到学校形象。受我国国情影响,此前的“中国校服”主要起到“标志化”作用,既统一形象且注明所属学校。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学生服装系统的功能从初期的高辨识性(身份识别)和高可视性(安全警示),越来越开始强化穿着舒适与款式美观。作为非常好的参考,日本和韩国走在了前面,两个国家校服市场化分别始于上世纪80年代和上世纪90年代。
  一、服装市场发展为校服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2017年我国服装零售市场规模约14557亿元,同比2016年的14433亿元增长了0.86%,近几年我国服装零售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1-2017年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市场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学生人数增加校服需求
  在校学生数是影响校服的市场规模的主要因素,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6年K12在校学生数约为1.82亿人,2017年K12在校学生数进一步增长至1.85亿人。在校学生数增加也将会增加对校服的需求。目前K12教育整体在校学生为1.85亿,国内大部分地区校服单套价格在100元左右,经济发达地区略高,综合考虑我们取单套价格120元。对于校服套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情况不一,按照最普及的情况,即按人均拥有春夏与秋冬两套简单测算。两个因素确定之下,我国校服市场空间大约在430亿元左右。
2005-2017年我国K12学生数量
资料来源:教育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国内制式校服市场的空间主要来自于两个“升级”:1)品质升级,从品质较差的往质优的品牌;;2)款型升级,从传统的运动式校服占绝大多数转向制式校服拓展。
  新生代中产阶级群体,加速消费升级。在日本与韩国逐步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过程中,随着经济转型,均出现了阶段特征明显的重要消费升级,覆盖生活方方面面,从消费升级浪潮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强调黑白电视、冰箱等耐用消费品到追求汽车、娱乐设备等的转变。目前,在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中,80后成为中国新生代中产阶级主流的崛起,追求品质品牌追求个性慢慢成为了主流,消费品在各个细分类别中越来越精细化定位更加趋于精准。这批人群正慢慢变成校服市场中的家长,随着校服市场化的推进,作为实际购买者的他们对于校服款型与时尚度要求与此前校服市场的供应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契机。
  三、校服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国内校服市场分化、竞争者众多,质量参差不齐。中国目前校服生产企业至少有几千家。校服行业内的家庭作坊和体量庞大的代工厂共存,市场集中度非常低,最大玩家也不到1%的市场份额。品质问题一直困扰着市场,近年来包括广东、浙江、上海等地都出现了校服产品不合格,甚至发现可分解致癌染料事件,社会对于校服质量的担忧与关注与日俱增。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订单获取存在寻租空间。日本韩国等成熟校服市场,存在着学校集体订制与学生自行购买仿制服两种主流模式,而我国目前阶段校服采购还停留在校方主导的集中采购模式。订单的获取基本来源于会议营销,通过与当地教育部门或校长沟通获取订单,公开招投标中对于在当地有纳税记录或注册资金的公司呈现出偏好,直接导致了异地扩张的难度,全国性品牌的建立需要时间与过程,目前国内主流的校服品牌业务基本呈现出强烈的地区性。
我国校服主要品牌及分布区域
品牌
主打区域
简介
乔治白
浙江&厦门
依托已有的职业装生产经验,于2015年初宣布进军校服市场,创造性地采用合伙人机制,力图打造中国校服行业第一品牌;具备厦门成功推广经验,为厦门市部分学校提供制服类校服,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推进福州、上海、北京等地的校服事业。
大杨创世
大连
与地方教育部门合作的方式打造大连特色学生装品牌、以争取政策支持;目前大杨创世已设立凯门学生装设计研发中心,计划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让学生家长参与设计过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为产品研发提供有用的数据信息;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前提下,认真做好售后服务工作,目标是建立一个标准化、品牌化的学生装品牌。
伊顿纪德
长江中下游
江苏苏美达集团旗下品牌,已为全国26省超过1000所名校提供校服服务: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SUMEC)成立于1978年,是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SINOMACH,世界500强企业)的重要成员企业,强项为国际贸易和OEM;
优卡科技
北京
2010年,优卡(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主打优卡品牌的校服业务;其创始人陈纳新于2000年开始创业,创业项目为职业装定制;经4年时间,奠定北京市场的领先地位,为北京四中等多所名校提供校服服务。
哈芙琳
上海
目前在上海及江浙地区开拓了超300所校园客户,服务学生超30万;杜兰德:专为6-18岁的名校学生设计正装,主打英伦风格;半成人:创建于2004年,为中小学生提供运动休闲服饰。
育星服饰
东南沿海
国内最早致力于学生装研发生产销售的集团化企业之一,集团总部位于深圳,设计研发中心位于厦门;官网提供深圳校服、南宁校服、厦门校服和青岛校服;校服包括中国风格、英伦系列和科技系列。
布森股份
江浙区域
步森服饰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创建,2011年上市;步森旗下校服品牌“Busen School Club”为6-18岁学生提供服饰。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校服行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分析
  校服行业对企业设计、售后与物流能力要求高。设计方面,校服需要兼顾多方喜好,包括学生、学校、家长和主管部门,需要在设计、用料、价格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学生身型跨度大,企业需要具备尺码方面的数据积累;售后与物流方面,由于校服的季节周期性(每年8、9月开学发货高峰),“以销定产”模式之下,需要一定的库存备货,且对于退换货与追加订单需要有很好的反应速度。
  目前全国很多地区对中小学校服采购实行“限价”或“指导价”措施,以上海为例,中小学春秋和夏季校服价格一般为150元/套、冬季棉服也在200元/套以内;而江西省发改委制订2011年制定的价格标准更低,小学生夏季校服不得超过60元、冬季校服不得超过80元,中学生夏季校服不得超过70元、冬季校服不得超过90元。在价格标准客观偏低的情况下,校服生产没有太多盈利空间;订单分散、招标不透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厂商的隐形成本;在监管不严、处罚不重的背景下,心存侥幸的中小厂商则通过主动降低产品质量的方式获得利润。
  针对国内校服产业目前在产品质量、采购流程管理、设计式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部2015年7月发布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今后校服生产和采购均将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学校要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选用学校要建立家长、学生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有效规范校服市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采购单位指导,不得违反市场原则采取“定点”、“定商标”等方式干涉交易。教育、工商、质监部门要严查对本地校服生产企业进行地方保护的行为,充分保障校服市场公平。
  为了规范我国校服行业的发展,未来我国校服行业应该往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强化学校选用管理。
  学校应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选用校服的学校要加快建立以学校和家长委员会为主体,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负责具体选用、采购工作。要健全工作机制,实行信息公开,吸收专业组织和人员意见建议,不断提高校服选用采购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学生自愿购买校服,允许学生按照所在学校校服款式、颜色,自行选购、制作校服。
  2、加强校服采购管理。
  采购单位要加强校服采购公示,向学生和家长公示中标企业、校服质量标准、采购流程、采购价格等,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改进校服设计式样。各地要注重校服面料、功能、式样的研发,逐步健全校服式样推荐评议制度。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开展校服遴选,引导专业设计人员或学生参与校服式样设计。校服式样设计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体育运动与课间活动需要,突出育人功能,贴近地域文化特点,符合时代精神特征,并适度扣合传承民族文化需求。
  四、校服行业的市场发展趋势
  1.传播趋势:市场化成就时尚格局,推广顺序由点及面,沿高端市场和大众市场双线发展
  日韩两国社会拥有广泛的校服传统,且日韩校服以优越的品质和时尚著称,与我国当前占主流的运动样式校服形成鲜明对比。
  梳理日、韩校服行业的历史脉络发现,正是商业力量的运用成就了日韩校服的时尚格局。而商业力量的渗透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过程。以日本为例,通常新式校服由私立学校扩散到公立学校(如日本福冈女学院的水手服),由教会学校扩散到普通学校(如朝鲜梨花学堂的女子校服),由贵族学校扩散到平民学校(如日本华族女子学校的振袖和服),由高等院校扩散到基础院校(如日本工部大学校的诘襟服)。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开放程度的差异,我国校服行业市场化路径将顺势逐步传导、绝不会全面铺开。
  从品牌定位来看,校服产品将沿大众市场和高端市场实现双线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占据主要地位,其所对应的大众校服品牌市场空间广阔,而贵族学校、私立学校将是高端校服品牌的突破口。原因主要在于:1)从客观上看,相关学校受地方教育部门行政限制更少、自主决策的权限更大;2)从主观上看,学生家庭的消费能力更强、消费意识更加先进;3)从学校层面来说,在保证产品质量、享受良好售后服务以减轻学校负担的同时,还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风尚。
  2.市场格局:短期区域龙头、中期借力加盟商模式开疆拓土、长期有望形成全国性企业受制于行业极低的进入壁垒、决策主体的分散性以及地方保护等问题,短期内校服企业区域割据的局面将进一步延续。
  在监管政策收紧、“寻租”成本渐高的背景下,具备优质生产条件和竞争实力,且能借力地缘优势、与地方教育部门达成合作的企业有望快速成长为区域性龙头;中期来看,为实现渠道的迅速扩张、组建全国性的服务网络,有服装设计和制造优势且具备资本实力的企业有望通过拥有地方业务资源的代理商打开市场;从长期来看,在政策进一步放松、商业环境更加成熟、居民购买力迅速提升、消费观念发生转变的背景下,相关企业通过前期积累有望成长为校服定制领域的领军品牌。
  3.业务模式:柔性供应链的代表,短期价格占主导,中长期来看情感的维系更加重要回归到校服产品本身,除了消费群体和消费场景的特殊性之外,其本质上仍属于服装定制业务领域。
  校服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能够设计并生产有竞争力的产品,具体来看就是要:
  1)在设计上调和学生、家长、学校三方意见,在保证产品实用性的同时兼顾时尚性;
  2)实现产品精细化生产,不可突破产品质量底线;
  3)短期来看,价格或成本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中长期的发展目标是真实反映学生风貌、写出校园文化特色,通过产品来实现情感的维系。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校服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校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校服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重点区域市场竞争力分析、竞争对手经营状况分析、发展前景预测和投融资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