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糖尿病药物行业需求及前景分析,胰岛素和新型药物平分秋色「图」

  一、糖尿病患病情况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当胰腺产生不了足够的胰岛素或者人体无法有效地利用所产生的胰岛素时,就会出现糖尿病,通常会导致高血糖症或血糖升高。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糖尿病类型

类型

具体表现

1型糖尿病

在糖尿病中约占比5%,其特征是缺乏胰岛素分泌能力,胰岛素绝对缺乏,需要每天注射胰岛素。1型糖尿病的症状包括尿液过多(多尿)、口渴(烦渴)、持续饥饿、体重减轻、视力变化和疲劳。

2型糖尿病

是由于身体无法有效地利用胰岛素造成的。2型糖尿病由世界上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组成,主要是由于肥胖和缺乏锻炼造成的。2型糖尿病的症状可能与1型糖尿病相似,但往往不那么明显。因此,该类型糖尿病往往在发病几年后才被诊断出来,此时则已出现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间血糖水平升高,通常妊娠结束后即消失,但患者及婴儿未来患上二型糖尿病的概率会显著提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20-79岁)多达4.25亿,潜在2型糖尿病患者多达3.52亿,预计到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6.29亿。

糖尿病患者人数排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34%上升到2016年的57%。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体力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这都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4亿,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25年将达到3.8亿。

2011-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我国糖尿病患者年龄构成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糖尿病人均治疗费用,美国1000美元以上,国内500美元左右。随着城市化、老龄化和超重肥胖患病率的增加,诊断率、治疗率的提高,未来5年,中国糖尿病医疗市场有望从现在的500亿美元突破至千亿美元大关。相对国外市场,国内用药格局较为落后,伴随着糖尿病患者用药将升级换代,患者人数增加叠加平均医疗服务价格抬升,国内企业机会巨大。

二、糖尿病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除小部分经饮食和运动治疗就能控制病情的二型糖尿病患者以外,绝大多数患者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适当使用降糖药物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在我国,糖尿病治疗药物有中成药和西药,西药为主要用药。

糖尿病药物通过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来治疗糖尿病。降糖药物使用方式包括口服和注射。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异:一型糖尿病是由于缺乏胰岛素所致,所以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来治疗;二型糖尿病是因为细胞抵抗胰岛素的吸收,通常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治疗:使胰脏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促泌剂)、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双胍类)、减少肠胃吸收葡萄糖的速率(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但到后期大多数患者胰岛β细胞衰竭的情况下,胰岛素还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呈现寡头垄断的局面,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默沙东四大巨头占据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CR4超70%。其中诺和诺德长期稳居首位,2017年市场份额达29.70%,且预测到2024年其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提高。

2017年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份额(按公司)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产品类别来看,胰岛素和新型药物平分秋色。在2017年全球降糖药销售额前15名中,胰岛素占8个,剩下七个都是新型药物,包括DPP-4、GLP-1和SGLT-2。从数据来看,传统胰岛素产品依然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新型药物中,西格列汀、利格列汀等DPP-4抑制剂市场表现稳健,成为继胰岛素之后的第二大降血糖药物;利拉鲁肽、度拉鲁肽等GLP-1类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过去10年CAGR达33.9%;新型药物SGLT-2也表现亮眼,是近年来的市场新热点,具有不俗的市场潜力。

2017年全球降糖药销售额排名(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与国际市场不同的是,我国降糖药市场中,传统口服降糖药占据了胰岛素以外的绝大部分市场,新型药物不受重视。从药物类别来看,用药金额前十位中,胰岛素类4个,双胍类1个,促胰岛素分泌剂3个,α-葡萄糖甘酶抑制剂1个,新型药物包括DPP-4、GLP-1和SGLT-2皆未能进入前十。

2016年我国样本医院糖尿病药物TOP10用药金额(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新药物处于市场导入早期,占比有望提升。在更多的药品专利到期后,国家药监局加快了进口药品的审批程序,同时由于医保目录的更新,新一波糖尿病药物已经开始出现并将改变中国的市场结构。以DPP-4类药物为例,其进入国内时间不长,虽然目前市场份额不高,但销售额增速势头迅猛。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已进入了2017版的医保目录,限二线用药。该类产品在全球市场上有着良好的表现,预计后续其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仍将会逐步提升。

三、糖尿病药物前景展望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虽然不如癌症等疾病来势凶猛,但却会对患者日常的生活造成很大不便。不仅在饮食方面需要十分注意,而且还需要定期进行胰岛素注射,十分繁琐且带来极大痛苦。而且频繁的胰岛素注射会出现副作用,导致低血糖、胰岛素水肿等一系列症状。而且因为胰岛素直接注射到血液中,只有一部分能到达肝脏,通常导致多余的糖储存在脂肪和肌肉中,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因此,注射胰岛素通常被视为最后的手段。

为了解决当前糖尿病治疗的诸多不便,多年来科学家们致力于对胰岛素进行改良,克服目前胰岛素的不足。新型胰岛素的研究以口服胰岛素和超长效胰岛素为主,其中超长效胰岛素以开发每周一次的胰岛素为目标。

1、口服胰岛素

口服胰岛素商用化的最大挑战在于其生物利用率极低。首先,胰岛素是大分子蛋白质,极易被胃肠道蛋白酶及酸性环境降解;其次,它很难穿透肠道上皮被血液吸收。这两大难题带来的是极其高昂的生产成本,多年来拦住了无数研发药企。诺和诺德于2012年宣布投资近40亿美元研发口服胰岛素,但仅仅在四年后就宣布终止研究,官方理由是“出于对前期高昂投入商业运作的考虑”。此外,以色列Oramed、美国Diasome等公司也致力于口服胰岛素的研发,但是目前均未有成熟的口服胰岛素产品上市。

2、超长效胰岛素

随着口服胰岛素的研究进展不佳,如今药物公司更倾向于研究如何尽量延长胰岛素的注射间隔。胰岛素根据作用时间的差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速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包括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超长效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不同剂型的胰岛素各有特点:速效和短效胰岛素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主要用于补充餐时胰岛素以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救治;中、长效胰岛素起效慢、药效持久,通常是与口服降糖药(或短效胰岛素)联用,用于补充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可同时提供基础及餐时胰岛素,主要用于餐后血糖升高的二型糖尿病患者。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4年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237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糖尿病药物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糖尿病药物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投资现状分析、投资环境分析、投资机会与风险、投资战略研究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