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先锋”柳传志——不忘初心 力推科技产业化

编者按: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和10名“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在大会上受到表彰。此次获表彰的100人中,有不少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中国电子报》将推出工信领域改革先锋专题,陆续报道这些“改革先锋”的先进事迹。

“时势造英雄。柳传志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早一批成功企业家,他们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引领着时代,打造了代表国家实力和形象的企业品牌,成为时代标签。同时,很多企业家也深受他们理念的影响,学习借鉴甚至超越。今天的荣誉实至名归。” 2018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大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科技产业化的先行者”,董事长、创始人柳传志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网友有感而发,说出了上述留言。

的确,作为改革开放第一代科技创业者和企业家的优秀代表,柳传志立足我国本土市场,大力发展民族品牌,不断改革创新,1984年创立联想公司,在与国际个人电脑巨头竞争中赢得优势,带动了民族信息技术企业的创新发展。制定实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带领联想IBM个人电脑业务。这些都为我国信息技术领域企业后辈“走出去”和“赶超国外同行”积累了难得的宝贵经验。

无到有初心如磐

时光回溯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神州大地,各行各业蓄势待发,北京的同样风起云涌。1984年,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周光召提出“一院两制”,一部分科研人员做基础研究,另外一部分出来办企业,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时年40岁的柳传志毫不犹豫,积极响应中科院号召,去实践“科技成果转化”,同时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尽管我做出了科研成果,但成果本身不能变成生产力,让人很着急。1984年让我办企业的时候,我感到特别高兴,就是摔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 柳传志感慨道。尽管在当时意味着将踏上一条充满风雨荆棘的道路,但柳传志的态度异常坚定。

1984年冬天,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柳传志和其他十名科研人员在中科院计算机所的传达室创办了联想。11个对企业和市场一无所知的人,坐在几张长条凳上,召开了这个初创公司的“成立大会”。这间不足20平米的传达室日后成为了联想集团的“圣地”,见证了联想波澜壮阔的企业发展史。

创业没多久,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科技人员手里的20万元创业资金就被骗走了14万。没有钱,没有经验,如何带着大家首先活下来,是摆在柳传志面前最现实的问题。于是,从代理分销做起,不断学习市场、管理知识,通过贸易积累资金和办企业的经验,而心中研发生产出中国人自己PC机这一理想始终没有被艰难的创业路所泯灭。

皇天不负有心人。1990年,联想自有品牌微机在德国汉诺威电子技术交易会上取得成功,最终获得国家认可,取得PC生产许可证。那一年,“联想”牌微机在中国市场推出。

“1988年开始,我们大概用了两三年的时间,逐渐生产出联想品牌的电脑。但当时卖得并不是很好,一是因为没有品牌,另外质量也不能保证,大概过了一两年,质量才逐渐稳定。”回首过去,柳传志表示。

不断进取产业报国

创业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你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哪些“黑天鹅”。

1994年2月14日,联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这一年,联想成立10周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家满怀期望迎接下一个十年。然而,机遇在酝酿的同时危机也在潜伏。

《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发布犹如一个巨大的石块投入了国内电脑产业看似平静的湖面。根据该协定,中国进口电脑关税从200%降到26%,于是IBM、康柏、惠普等国外的电脑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面对这些国外的庞然大物,如同小舢板一样的中国电脑企业被打得溃不成军。

在这险峻时刻,柳传志并没有退缩,毅然决意一战。一场降成本、提质量的阻击战,伴随着联想微机事业部的成立打响。从组织架构到业务模式、从供应链到管理的大力改革,柳传志带领联想用代理国外产品积累的资金,贴进去坚持国产计算机的研发,坚决举起了民族计算机工业的大旗。

此后3年,联想在苦战和竞争中不断学习,1997年,联想PC终于取得了好成绩,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首次位列榜首。也正是因为以联想为代表的一批中国IT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使得物美价廉的电脑逐步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庭,进入到各行各业,大大带动了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也为今天中国互联网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4年对于联想而言是特殊的一年,因为,联想集团做了一件很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并购IBM全球PC业务。并购让中国的“联想”跻身于世界舞台。这一被称为“蛇吞象”的并购在业内乃至中国引起了极大轰动。然而,外界在鼓励联想勇气的同时,对并购的结果却并不看好。

并购的难度确实巨大。2009年,以金融危机为导火索,更实质的是并购整合出现的问题的集中爆发。创始人柳传志复出,出任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任CEO。外界评价柳传志的做法是“奋不顾身”,创始人重新出山翻盘的概率实在太低。但沉着出现在镁光灯下的柳传志的回答是,“联想就是我的命”。此后仅仅2个季度,“柳杨”组合力挽狂澜,成功扭亏。

2011年,柳传志再次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2013年,联想集团个人电脑市场份额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当年的“小舢板”,终于在风浪中成长为一艘“巨轮”。

很多商学院将这一案例纳入了教学当中。联想集团成功的国际化之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树立了信心,并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

多元发展将科技产业化进行到底

创业难,守业更难。进入21世纪,“求变”成为了联想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旋律。

2001年,在柳传志的主导下,联想最终成功完成分拆,自有品牌业务和代理分销业务分别成为今天的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联想的发展历史,自此进入了新的篇章。大战略的起承转合时,需要掌舵者长远的眼光。联想成功分拆后,柳传志着手启动又一次意义重大的战略布局,带领联想控股迈进多元化投资新征程。

2001年,联想投资(后更名为君联资本)成立,成为联想控股进入投资领域的先头部队,也为联想控股其后开展的各项投资业务树立了信心,奠定了成功的基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君联资本已成为业内领先的风险投资机构,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2003年,弘毅投资成立,联想控股又开辟了一片新战场——私募股权投资(PE)。随后,弘毅投资逐步成长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PE)行业的领先品牌。

2007年两会期间,柳传志向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汇报提出,联想愿意投入资金与人力,免费培养中科院具有创业意愿的科学家成为企业家,以此推动中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2008年7月,联想之星创业CEO特训班首期班开学,柳传志给30名学员讲了第一课《总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联想之星的起点,距今已经整整十年。今天的联想之星已形成了“天使投资+深度孵化”的特色模式,也成为联想控股探索和布局前沿科技的一支尖兵部队。

2010年,联想控股在发展财务投资业务的基础上,正式进入战略投资领域,并逐步形成了创新的“战略投资+财务投资”双轮驱动的业务模式,用资本的力量,通过价值发现与价值创造,致力于打造出更多优秀企业,贡献于中国实体经济。

2015年6月29日,柳传志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香港联交所,这一天,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HK.3396。

从1984到2015,伴随着中国天翻地覆的变化,那间在传达室里草创的公司,已经成为中国领先的多元化投资控股公司;从1984到2015,那间传达室里的创业精神,却从未因时间而磨灭。新的加入者们不断从青涩走向成熟,从“士兵”变成“一方统帅”,不因挫败气馁,不为小胜轻狂。

在联想控股的办公楼里,镌刻着这样一段话:“以产业报国为己任,致力于成为一家值得信赖并受人尊重,在多个行业拥有领先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投资控股公司。”这是联想控股的企业愿景。

“实现这样的愿景极不容易,需要几代联想人矢志不渝的努力。有些人可能认为愿景就是挂在墙上的一段话,但是我们是把愿景当真的。”柳传志有感而发。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巴菲特血管里流着这位教父级投资大师本杰明15%的血?

上一篇我们谈到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哲学,今日出场的是投资界另一座大山,菲利普·费雪。格雷厄姆与费雪的投资方法大有不同,前者被尊为“低风险”的数量分析家,擅长运用较为保守的估值方法来挖掘可以安全获利的股票,而后者则是“高风险”的质量分析家,通过内在价值分析寻找有成长性的股票。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位被誉为价值投资理论先驱的投资之术吧!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