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水质监测现状及发展趋势,政策利好,第三方监测市场兴起「图」

  一、水质监测概述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监测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总磷、氨氮、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

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的正式发布开启了我国“十三五”期间水环境治理的“新元年”。在考核指标上分两个时间节点进行,到2020年,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高于93%,全国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5%左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达到70%左右。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力争消除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环保部门预计“水十条”带来投资规模将高于大气的1.7万亿元,无疑将会给环保市场带来新的利好。

2017年全国重要湖泊与水库水质状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8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水质监测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

二、水质监测政策及影响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掌握环境变化趋势和各个阶段环境保护工作的具体情况,从而为有关部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信息等,同时它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的科学依据,在明确责任主体的情况下,环境监测数据又可成为考核目标以及依法追责的有效依据。“十三五”期间与水环境相关政策频发,极大的推动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推进;作为治理工作的“指向标”,水质监测市场有望率先发力。

与水环境相关的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受益于环保相关政策的影响,我国的监测行业发展迅速。根据《环境监测仪器行业2017年发展综述》中统计的数据,2017年,监测仪器行业的总销售额突破了65亿元,同比增长1.56%;共计销售各类环境监测产品56575台(套),同比2016年增长38.5%。在参与调查的烟尘烟气设备、环境空气、水质设备、采样器、数采仪五类产品中,水质监测设备增长最快,共销售19345台(套),同比增长86.3%。从分类占比来看2017年水质监测设备首次超过烟气烟尘监测设备,占比达到34%,成为监测设备中第一大细分种类。

2015-2017年中国环境检测产品销量(台/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水质监测现状

2016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中要求2016年底前,上收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事权;2017年,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地表水和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质控技术体系;2020年,全面建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国家监事权上收之后,相应的地方各级省、市环保部门将上收各地控点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其监测数据用于地方政府对下级的考核,改革监测体制。监事权上收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由地方政府负责当地监测工作的单一管理体制,实现了由“考核谁,谁监测”到“谁考核,谁监测”的转变。

环保部上收生态环境质量国控点监测事权之后,真正的监测工作并非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直接开展,而是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委托第三方环境监测机构去运营和管理。政府经过前期在购买环境监测服务模式上探索后,目前主要的模式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

“托管运营”模式。政府仅将监测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外包给第三方,政府仍然保留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队伍和职能,政府由自行提供监测数据转为部分购买第三方监测数据,其职能还增加了对第三方的监管。

“转让-经营(TO)”模式。该模式是我国环境监测体制改革步伐中最大的实践,由山东省首创。主要方式为政府将现有的监测设备有偿转让、第三方专业队伍运营维护、第三方专业机构移动对比、政府环保部门质控考核、政府购买合格数据。此种模式下,政府基本剥离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业务,空气质量考核所需要的监测数据全部由环保部门出资从第三方购买,政府主要职能转变为对第三方的监管。

非国控监测水站运维费用测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监事权的上收以及水质监测天网工作的推进,预计2019年、2020年、2021年地表水质断面以及点位自动监测水站的建设费用分别为26.79亿元、26.79亿元、26.79亿元;运维费用分别为14.12亿元、21.19亿元、28.25亿元;2019-2021年市场新增空间大约为40.91亿元、47.98亿元、55.04亿元。2021年以后考虑国控断面站点的运维费用,每年运维的市场空间约为31.33亿元。

未来三年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推进以及监测网点的进一步下沉,农村水质监测监测及运维市场将进一步释放。预计2019年、2020年、2021年新建水站建设费用分别为2.46亿元、3.68亿元、3.68亿元;监测及运维费用分别为4.15亿元、5.30亿元、6.44亿元。未来三年农村水质监测市场将释放的市场空间为6.61亿元、8.98亿元、10.12亿元,并且随着农村监测网络的逐步推进和完善,后期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伴随着河长制对水环境治理工作及责任的明确,自动监测站点的建设及运营在未来三年将迎来快速的增长。预计2019年、2020年、2021年新增站点的建设费用分别为70.93亿元、70.93亿元、70.93亿元;运维费用分别为20.33亿元、40.65亿元、60.98亿元。未来三年的市场空间为91.26亿元、111.58亿元、131.91亿元。主要监测站点建设工程完成之后,2021年开始每年的运维的市场空间将达到61亿元。

地表水监测建设及运维费用合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总体来看,到2021年地表水监测总的市场规模有望达200亿,其中建设部分101.41亿元,运维部分98.67亿元,其中运维业务将保持快速增长,CAGR高达57.43%。

四、水质监测趋势

2015年7月,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全面设点、全国联网、自动预警、依法追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新格局。8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国家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实施方案》,将分三步按照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点监事权上收的工作。2016年1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中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环境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等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在2017年年底,国家监测总站已完成全部水质国控断面的监测事权上收工作,并计划在2018年年底前完成所有断面自动监测站点的建设以及站点的第三方运维交接工作。此次监事权上收后全部交由第三方运维的方案,对于各级政府以及企业在水质监测运维模式上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及示范效应,将有力的推动第三方运维市场的释放。

国控站点的监事权上收后全部交由第三方运维的模式,将对后期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在监测模式的改变上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第三方运维模式在经济性、便利性、效率性以及数据准确性上的优势是现有监测模式不可比拟的。各类别来看,地表水监测运维受益于自动监测站点的增长,其第三方运维市场将呈现高速增长,未来三年CAGR高达57.43%。污染源监测运维由于自动监测对手动监测的逐步替代,以及对应的自动监测运维费用低于手动监测费用的影响,未来三年的运维市场规模将缓慢降低,但是受益于污染源监测较大的体量,未来三年运维市场的总份额仍可占到水质监测运维市场的53.36%。受益于监测模式的改变,第三方运维在未来三年的CAGR将达到15.58%,2021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80亿元,并且随着后期自动站点建设以及第三方运维模式的继续推进,运维市场的规模仍将继续扩大。

本文采编:CY345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水质监测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4-2030年中国水质监测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细分市场分析、发展潜力分析、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