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造富”风口来了?揭秘当下哪种防疫医疗物资最畅销!“中国制造”是如何吸引各国包机“扫货”!「图」

作为制造大国,中国近期成为各国采购防疫物资的首选地,各国的“口罩包机”货运航班密集出现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等国际机场。在满足国内疫情防控的需求下,中国企业还能大力支持全球医疗物资需求,有数据显示,广东口罩日产量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提升了600多倍。“中国制造”究竟是如何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的?

疫情依旧在全球持续,除了中国已经得到了控制之外,国外目前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口罩等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也愈发明显。继口罩之后,呼吸机已经成为了另一个刚需产品。对此不少人表示,新的“造富”风口又来了。

1

在全球呼吸机短缺的背景下,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不想从中国购买呼吸机。在降低死亡率这方面,呼吸机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此时哪个企业能生产呼吸机,哪个企业就站在了“风口”。

全球众多企业家财富都出现缩水的情况,这位企业家两个月财富增长26%,个人财富增长至950亿元。成为百强企业家中财富增长最快的一位,他就是迈瑞医疗的实控人徐航。

订单量猛增,日赚3.27亿也让众多企业家看到了呼吸机“风口”。多家医疗健康公司表示,近期来自国外的订单量大增,而迈瑞医疗的订单已经排到三季度了。在疫情影响之下,呼吸机成为新的“硬通货”后,商业财富格局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2

呼吸机发挥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救人了,还与财富、金钱等词汇“挂钩”。而迈瑞医疗作为国内最大的呼吸机生产企业,已经打破了国际巨头在市场垄断的局面,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

境外对于呼吸机的需求猛增,而呼吸机体型庞大、价格昂贵(通常2.5-5万美元),普通医院只有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才会配备。随着全球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数量骤增,呼吸机极为紧缺,欧美国家开始向中国求购呼吸机。

2012-2018年中国医用呼吸机产量统计图

2012-2018年中国医用呼吸机产量统计图

国产医用呼吸机品牌逐渐树立。长期以来,外企在高端医疗设备的生产制造上有着明显优势,中国民族企业仅在少数产品实现打破垄断,且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民族品牌。在2019年,国内前十大呼吸机销量排名中,国产品牌仅有迈瑞医疗(14.03%)、深圳科曼(3.30%)、北京谊安(3.19%)三家上榜。

2019年中国呼吸机销售市场份额

2019年中国呼吸机销售市场份额

2012年到2018年,医用呼吸机产量由0.41万台增加到0.84万台,医用呼吸机产品销售量由0.78万台增加到1.47万台。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里,徐航个人资产就增加了196亿之高,平均每天入账3.27亿元,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呼吸机一哥”。而迈瑞医疗也凭借疫情,受到了全球的关注,一时之间成为各国“最受欢迎”的中国公司。

在国内出口的有创呼吸机中,6成订单都来自迈瑞医疗,可见市场前景有多广阔。得益于呼吸机市场,迈瑞医疗的市值已经超过3300亿元之高了。

伴随着疫情的持续,不少企业在复工复产这方面依旧存在问题,出口业务也受到了很大冲击。订单量减少、运输困难导致违约的风险也变大。有业内人士表示,此次瞄准呼吸机可以说是一个机会。

有意思的是,为了能够赶上这一波“造富”风口,不少企业在4月急忙注册,有些公司的注册资本还不到50万元,却口口声声要售卖单价在10万至40万不等的呼吸机。

这一局面也令人啼笑皆非,企业看到商机想赚钱是正常的,不过对于现在才开始转产呼吸机的企业来说,意义并不大。一方面进口零件受到限制会影响产能,其次呼吸机这种医疗器械并不适合不够成熟的企业进入,“失败”的可能性比较大。

5

贯通链条+紧急研发这波操作让产能飙升

疫情暴发前,济南口罩日产只有不到6万只,而4月8日已达日产1578万只,在满足本土需求的同时,出口服务国际疫情防控的订单越来越多。视线再转到中国南方大省广东,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口罩日产量从不足10万只提升到6000多万只。在中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熔喷布”,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能阻止病菌传播,俗称口罩的“心脏”。疫情发生后,口罩需求激增导致熔喷布供不应求。由于没有足够的熔喷布,许多口罩生产商面临原材料紧缺。在此背景下,广东从广州、佛山、东莞3地协调熔喷布,解决了18个市和澳门的熔喷布紧急供应。

据悉,广东目前拥有40个大类工业行业(中国有4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5万家(居中国第一)。广东省进入世界500强13家企业中,有6家是制造业企业。产业门类齐全的优势,使得广东不仅能转产熔喷布、鼻梁条等重要原材料,而且还可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让口罩生产线连续运转。

对于口罩生产来说,除了原材料的供应,口罩机也不可或缺。虽然广东是制造大省,但口罩机生产企业原先也并不多,紧急研发口罩机势在必行。2月5日,广州市黄埔区决定由国机智能公司、广州机器人产业联盟牵头,组成平面口罩机攻关组。仅10天时间,平面口罩机首台套整机调试成功。3月8日,第100台平面口罩机顺利下线交付。

而济南口罩产能之所以也能短时间内大幅提升,同样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疫情发生以来,济南已整合全市70多家企业,形成了包括口罩机、无纺布、熔喷布、鼻梁条等在内的完整口罩产业链。

跨界转产近3万家企业投入防疫物资生产

中国防疫物资产能的提升,也得益于众多企业跨界生产。

2月1日至4月13日期间,中国超过2.8万家企业经营范围新增了“口罩、额温枪、消毒液、防护服、医疗器械”等相关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当前,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转身”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

比亚迪从12个事业部的3万多名工程师中,抽调1/10组成技术攻关团队,短短一周内就完成了口罩机的研发制造,不到30天建成了100条口罩生产线。目前,比亚迪口罩日产量已达到1500万只。

巴菲特在照片下还写道:“而现在,我的比亚迪口罩正帮助我达到目标!谢谢!”

 “黑科技”助力从0到30000仅需1个月

产能的提升,也离不开科技助力。不用针线缝合便能实现不同面料的拼接?去年,由广东中山华沙利科技有限公司历时4年、投资2000多万元人民币研发的新技术——“KR无缝技术”面世,今年2月中旬,公司应疫情防控需求紧急转型生产防护服,这项“黑科技”被运用其中,凭借无缝工艺、防护性强的技术优势,百万件订单接踵而至,在全球各地助力抗疫。

北京时间4月4日早上8时不到,华沙利公司生产、后整、包装车间内已是一片忙碌的景象,数百名工人正熟练地操作自动化设备,为当天即将送往德国的3万件防护服赶工。华沙利公司董事长王贵介绍,KR无缝技术颠覆了传统服装需要手工或机器缝制的必然关系,它通过高科技设备,利用热熔接原理,可直接将两块面料接合起来,并进行加固,利用这项技术生产出来的服装,不仅大大提升了舒适度,接口处甚至比整块面料还要牢固。

制作防护服最重要的一道工序便是热封,它可以确保防护服上所有缝接部位全部密封,不留针眼,防止病菌入侵。

从0到日产3万件,华沙利公司只用了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凭借KR无缝技术这项“黑科技”,不少海内外客户都对其出品的防护服信任有加,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更是一次抛出近百万件订单支持海外抗疫。

折射中国制造优势和潜能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仅口罩,日产能就突破1亿只。

1亿只口罩产能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快速转产,从中折射出的,是中国制造的优势和潜能。

完整齐全的工业体系,使迅速调整生产、重组产业链成为可能。迅速调整生产线,迅速重组产业链,都显示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国家这一独特优势。就像是只有拥有各种颜料的调色盘,作画才有随机应变的底气。

数量充足、素质不断提升的劳动力资源,让企业迅速形成转产战斗力。由于是转产业务,有的企业要在短时间内担负起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的双重任务。设计人员能够及时研发改建生产线,产业工人能够迅速掌握新的生产技能,都是企业成功转产形成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多部门的支持“兜底”政策,让转产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地开足马力生产。中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财政部已建立贷款加贴息的国家临时收储制度,明确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政府将采购收储;市场监管部门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办好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一项项政策显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本文采编:CY320
下一篇

学校复课日期一再推迟 疫情会加速行业的洗牌 线下培训机构生存艰难 超过90%机构表示"活下去"是唯一愿望「图」

学校复课日期一再推迟,未来即使复课也严控校外线下培训;再加上现金流紧张、教师工资和房租压力大,如何生存下去,在逆境中突围,成为当前摆在线下教育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