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终于有钱赚了!二次育肥致猪价飙涨,猪价涨至16元/公斤关口

近日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引发热议,近期国内生猪市场供需博弈依旧剧烈,5月22日河北部分地区外三元生猪价格偏强运行,目前整体位于15.8—16.4元/公斤区间。受现货需求提振影响,生猪期货也出现大幅上涨,截至5月22日收盘,生猪期货主力合约收报18450元/吨,涨幅1.32%。

据了解,自2月7日生猪期货价格触底反弹以来,累计涨幅已达16%。去年年底由于疫病影响,养殖企业抛售导致超卖现象。今年年初随着供应压力下降,猪价强于预期,此外叠加饲料成本大幅下降,期货价格在2月下旬逐步企稳走强。

二次育肥致猪价飙涨

据了解,自2月下旬开始生猪价格止跌反弹,进入4月份后震荡微跌,4月末止跌,5月份开始再度上涨。据卓创资讯监测,5月20日全国瘦肉型生猪交易均价15.75元/公斤,较4月28日上涨0.99元/公斤,涨幅6.71%。无论是3月份还是5月份的上涨,都与二次育肥有较大关联。

由于南方生猪来源渠道较为丰富,对猪价上涨具备一定抑制作用。不过,北方散户及中小场去产能情况较为普遍,空栏率较高,市场对后市行情持乐观态度。此外,由于母猪及仔猪补栏周期较长,风险随之提升。因此,一些养殖户选择二次育肥,进而静待猪价上涨。

本轮二次育肥主要补栏90—125公斤体重段的标猪,走二育的猪价较高,从而带动正常出栏生猪的价格上涨。此外,二次育肥户补栏部分120—125公斤的标猪,与屠宰企业形成标猪收购的竞争关系,进一步提振猪价。北方已进行至少两轮的二次育肥集中补栏,侧面反馈空栏率较高。

自2月中旬以来,生猪价格从2月末的13.48元/公斤震荡上涨至5月20日的15.75元/公斤,上涨2.27元/公斤,涨幅16.84%。主要还是前期能繁母猪去化导致的,从2022年底至2024年3月累积去化9%。

与此同时,去年4季度北方疫情导致肥猪和母猪出现大量损失,仔猪出生量也从去年10月份开始环比下滑,市场预计2—3季度生猪供需存在缺口,对远月猪价预期较好,驱动盘面上行。同时,年度3%的CPI目标,促使宏观资金偏好生猪,进一步推升期货远月价格。

常规而言,历年春节后为猪价淡季,期现货市场均注入跌价预期,节后价格下跌兑现后(13元/kg),继续下行无力,下方支撑偏强,期货提前现货见底回升,随后现货在二次育肥压栏等情绪提振下,价格由底部拉升至15元/kg附近,行情再次开启震荡,近期猪价再次开启上涨态势。

整体来看,春节后至今现货整体呈现阶梯式上涨趋势,期货每次均会先于现货启动上涨,且在去产能的大逻辑下,盘面始终维持contango(期货溢价)格局。目前市场均看涨后市现货,只是幅度存在争议,即期货升水幅度是多空的主要争夺点。当前整个市场还是多头相对占优,一是现货端短期确实有继续上涨动力,二是宏观等方面资金的介入,使得多头相对强势,但对于近月合约来说,产业收复基差存在较大优势。

中小养殖户称终于有钱赚了

进入二季度,随着生猪供需关系开始改善,陈仁涛表示,预计6—9月份生猪出栏量逐月进一步下降,届时将进一步推升生猪价格;正是由于出栏量递减的预期,养殖户未来看涨心理较强,二育和压栏增加,散户有所惜售,目前整体出栏速度一般,局部地区慢于正常情况。

从能繁母猪存栏趋势来看,尽管年底之前毛猪理论供应量是边际递减的,但由于市场存在二育及压栏现象,猪价上涨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阶段性拉涨后,中期存在回调风险,但生猪价格的重心应该是会不断上移的。此外,接下来猪肉需求维持季节性波动为主,不对猪价涨跌构成主要影响因素。

一季度末生猪存栏40850万头,同比下降5.2%,一季度生猪出栏19455万头,同比下降2.2%。结合前期母猪存栏表现,生猪存栏水平是不断下降的,出栏维持较为平稳的态势,大面积超前或推迟出栏现象较少,市场维持相对平稳状态运行。

由于市场长期存在看涨预期,养殖端存在低价不认卖现象,现货底部存在明显支撑,但现货涨价后,出栏积极性尚可,基本没有严重压栏现象。因此,猪价整体呈现缓慢上涨态势,猪价重心阶梯式走高。由于前期饲料原材料价格已经下跌,生猪饲料成本亦有明显下滑,但考虑到生物安全问题对仔猪成活率等因素的影响,养殖成本下滑空间有限,目前全行业完全平均成本在15元/kg左右,中小养殖户成本可能更低,目前行业处于盈利状态。

近期生猪价格终于上涨,5月22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迈过16元/公斤大关,前期能繁去化和疫情损失正在逐渐兑现,市场对3季度价格预期较好,之前猪价低位运行时,只能硬扛,毕竟猪每天都要吃饲料,现在玉米豆粕等原料价格同比大幅下滑,也直接带动饲料成本下降,终于又开始慢慢有钱赚了。

5月份全国育肥猪饲料均价3.16元/公斤,同比下降3毛/公斤,基本处于近四年最低水平,叠加今年春季以来疫病较少,散户养殖成本基本在14—15元/公斤,预计随着后市猪价进一步抬升,养殖利润有扩大趋势。

生猪价格拐点已现?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生猪价格上涨,从下游白条到货量和白条走货价格来看,猪肉消费表现一般。五一后屠宰量连续下滑,5月22日涌益屠宰量13.34万头,较4月底下降8.3%,一方面跟二次育肥截流有关,另一方面市场消费暂无增长,终端对猪肉涨价承接力度有限,屠宰企业缩量保价。

不过,虽然猪肉需求已经度过了年后消费最低迷的时期,但随着高温天气来临,居民猪肉消费积极性或有所下滑,集中消费(餐饮等)有好转空间。整体来看,猪肉消费较前期虽有好转,但幅度有限,屠宰量整体维持平稳运行为主,需求真正的好转需要等到9月后,届时屠宰量会出现明显回升。

与此同时,结合猪价及供需端变化来看,供应逐步由前期的偏宽松向偏紧转换,未来供应有继续收紧可能,但猪价的上行伴随着阶段性的情绪拉涨,如压栏及二育行为,或导致猪价阶段性超涨后再次回落可能,加之期货升水结构,多空的时间点选择较为重要。

对于今年猪价整体走势,今年猪价总体是震荡上行的,目前远期盘面升水较高,按照往年节奏,后市有收基差趋势。如果前期供给减量在现货价格上如市场预期一样兑现,将驱动生猪期货进一步上涨,但盘面总体上涨节奏或许将放慢。由于今年生猪体重相对较高,且未来体重进一步下降较为困难,近期二次育肥进场增加,对8—9月份价格预期较好,养殖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养殖利润预期,在盘面进行适当套保锁定养殖利润,保证企业稳定生产。

针对生猪期货后期走势,侯晓瑞也表示,在对未来猪价相对看好的预期下,期货整体表现仍应偏强,但需考虑远月合约随着时间的临近变为近月合约后,基差的回归路径,尤其2409、2411、2501合约基本都在18000+的价格徘徊,而猪价不可能连续4个月不波动。因此,价差可能存在拉开的空间,尤其在阶段性现货拉涨结束后。

对生猪养殖企业来说,高位套保是较优选择,侯晓瑞表示,生猪期货在18500元/吨以上企业可选择部分套保,随着盘面的进一步拉升,可适当提高套保比率,这样既能锁定一部分现货的利润,又能留一部分风险敞口作为企业可能的超额赢利点。

不过,马幼元表示,短期内由于二次育肥入场积极性较高,以及后期有端午需求提振,现货价格预计偏强运行,基差逐步走强。端午后节后需求阶段转淡,高温天气到来需求可能偏弱,加上后期二次育肥的出栏,猪价有回调可能,但不会创出新低,就企业来说可以逢高参与卖出套保。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生猪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生猪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主要企业分析、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投资和风险预警分析、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