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荣亮:典型引路推动“两链”融合,建设新能源汽车先进城市

本文转载自新浪财经意见领袖/赫荣亮、李雨浓

千库网_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摄影图_摄影图编号389143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支撑我国汽车工业崛起、撬动区域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新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一批城市紧跟产业步伐,各展所长,推动汽车工业生产力区域布局重构。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认为,总结各主要城市发展经验,探寻产业发展路径和策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入融合,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城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举措

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成为支撑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技术带来新变革,一批城市乘着产业东风,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崛起。据统计,2022年,西安、上海、深圳和柳州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101.52万辆、98.86万辆、84.88万辆和66.84万辆,较上年增长277%、56%、183.4%和39%,这四个城市的全国份额占比分别为14.4%、14%、11.9%和9.5%。与此同时,也有城市未能跟上新产业发展步伐,全国汽车工业区域格局加快重构。

综合看,各相关城市建设经验如下:

(一)西安、深圳、常州、青岛等一批城市换道领跑,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重点项目谋划、龙头企业招引,发展成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兴城市

西安市深度绑定整车企业,支持建设比亚迪北方总部基地。西安早在2003年就开始建设比亚迪电动汽车项目,陆续引进乘用车、商用车、动力电池和汽车金融等项目。陕西省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西安比亚迪汽车产量100.8万辆,同比增长145.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99.5万辆,占到西安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的97.9%。由此,西安市借势发展,成为全国第一个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百万的城市,一举扭转了燃油车时代落后于其他省市的局面。

深圳市凭借雄厚的科技实力,形成“深圳研发+异地生产”协作模式。深圳作为创新之城,培育了比亚迪、欣旺达等一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已在全国布局,构建新能源整车和动力电池产业。2022年,深圳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1.15万台,新能源渗透率达到48%,位居一线城市榜首,全市公交、出租车和网约车电动化率达到100%。此外,凭借发达的电子信息产业,2022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511.46亿元,同比增长46.1%,呈现“软件定义汽车”的景象。

常州市以电池带动整车,实现了由关键零部件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路径。其充分发挥国资平台的资本招商功能,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扶持电池产业重大项目,成功招引宁德时代、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电池龙头企业,尤其是政府投资平台于2019年投资中创新航,扶持电池项目落地常州,成效明显。常州是全国动力电池出货量最高的城市,2022年动力电池规上企业完成产值1703亿元,动力电池产量108.5GWh。

青岛市利用沿海区位优势,加大承接北京、柳州和长春等地的项目,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大力招引北汽集团、一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和奇瑞等企业,支持新能源项目落地。同时,依托整车招引配套企业,举办“北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伙伴大会”,吸引配套企业纷纷签约落户。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9年的2.97万辆迅速提升到2022年的22.3万辆,产业全国位次有所攀升。

(二)上海、柳州、合肥等一批城市依托雄厚的汽车工业基础,通过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汽车产业平稳转型,进一步巩固了在全国汽车行业的地位

上海市通过政策创新,以外商独资形式创新招商,并支持上汽集团等企业发展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通过招商引资支持和产业园区配套,促进企业向上海集聚,形成国内最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支持安亭国际汽车城、自贸区临港片区的产业园区建设。上海市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基地,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额839.9亿元,同比增长1.3倍;锂电池出口额254.1亿元,增长3.6倍。

柳州市以应用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打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柳州市出台停车费优惠、充电优惠和施划专用停车位等措施,支持新能源汽车使用,政企联动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柳州模式”;把握细分市场需求,通过差异化定位发展,支持企业开发微型、紧凑级电动汽车,开发微型电动车领域龙头产品。2022年五菱宏光EV销量40.48万辆,是全国销量最高的新能源轿车。

合肥市善用资本,以产业基金接连撬动重大项目落地。支持江淮汽车与蔚来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引入大众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合肥市国资平台投资70亿元支持蔚来汽车建设研发和生产基地,联合蔚来建设合肥新桥电动汽车产业园,成功吸引数百家配套企业,促进了生产和研发设计等环节企业的集聚发展。据统计,2022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实现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三)还有一类城市,“大象转身困难”,受制于本市燃油车体系牵制,仍需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促进本地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

部分在燃油汽车时代兴起的城市在电动化过程中切换步伐较慢,新能源汽车份额并不高。2022年,重庆、广州和沈阳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36.52万辆、31.37万辆和9.89万辆,在全国占比分别为5.2%、8.4%和1.44%,与同期燃油车全国份额相比,分别下降3.4个、9.5个和1.7个百分点。

二、几点思考

(一)找准产业发展路径: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创新资源和技术路径等要素,认真研判、精准分析,科学规划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汽车工业对前向、后向产业环节的带动作用明显。地方政府在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应开展产业链研究,结合自身城市产业特点和要素禀赋,制定汽车产业规划,谋划重大项目。不同类型的城市发力点也不同。那些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城市,拥有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可依托其资质产能指标、装备基础和研发积累等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脑的方式,跟踪新产业新动向,在大力招引新兴企业的同时,支持现有企业寻求变革和主动转型。对那些产业基础本身并不雄厚的城市,则要认真研判,争取后发优势,依托本市储能需求、智慧交通和信息技术等新兴需求,发展储能电池、车联网和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

(二)谋划产业发展策略:聚焦本市产业方向、重点领域,建设创新中心、产业联盟、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载体和平台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集中全市资源打造一批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将科技价值转化为产业生产力。精准扶持产业发展,需打造一批产业创新平台。一是建立技术研发攻关平台,支持龙头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建设联合研究中心,引进国内外先进电池、汽车电子等技术成果,共同创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二是建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布局,支持校、院、企、地合作重点项目优先落户,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设立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三是建立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便利,加快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包括服务企业研发建立整车及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智能网联测试平台等。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联合知名服务机构建设一批产业运作平台。一般而言,一个城市的产业规模有限、资源紧张、要素短缺。面对产业链环节复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如何将有限的资源高效投入,有效推动产业发展,打造一批产业发展载体势在必然。一是培育产业招商平台,可资助整车企业、龙头企业召开供应商大会,通过产业链招商,制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图谱,落实招商计划。二是成立产业联盟,发挥联盟服务产业的平台作用,建立政企间的桥梁纽带,进行各项产业对接。三是运营城市产业品牌,寻求外力支持。通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申办、主办各类汽车产业链大会,聚合产业资源。四是建设政府投资平台。组建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重点企业引进和重大项目建设,聚焦整车、电池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发挥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的招商功能,“以投代引”招引重大项目,支持项目落户本市。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华经产业研究院的立场。若存在版权、内容问题,烦请联系:sales@icandata.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佛山市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佛山市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发展对比分析、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发展前景与投资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