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神秘信号有新线索,发射无线电波和X射线的天体现身

包括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天文学家在内的联合团队,对一种新型宇宙现象有了惊人发现:一个被命名为ASKAP J1832-0911的天体,每44分钟发射一次持续约两分钟的无线电波和X射线脉冲。这是首次在X射线下探测到这类被称为长周期瞬变(LPT)的物体,为解开天空中类似神秘信号的来源提供了新线索。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资讯37

该团队利用位于澳大利亚ASKAP射电望远镜发现了ASKAP J1832-0911。随后,他们将捕捉到的无线电信号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所记录的X射线脉冲进行了关联比较。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恰好也在同一时间观测着同一片天空区域。

2022ICRAR研究人员首次发现LPT以来,全球科学家已确认了10个这样的天体。然而,这些信号的确切成因及其为何以如此独特且规律的时间间隔活动,仍是未解之谜。ASKAP J1832-0911与天文学家之前见过的任何天体都不同。据推测,此次的ASKAP J1832-0911可能是一颗磁星——即具有强磁场的恒星核心,或者是双星系统中包含一颗高度磁化的白矮星的组合。但即便如此,现有理论仍无法完全解释观测到的现象。

来自西班牙空间科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解释说,在X射线下发现这样一个天体意义重大,其瞬态X射线特征能为理解这类天体的本质开辟新途径。他们强调,这项研究是全球科学家之间出色合作的结果,展示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

此次发现不仅有助于缩小这些天体可能的身份范围,还因为需要同时解释X射线和无线电波两种不同类型的辐射,从而为探索它们的真实性质提供了宝贵线索。这一突破性进展预示着未来可能揭示出全新的物理机制或恒星演化模型。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微波技术将量子比特出错率降至千万分之一

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利用微波技术,将量子比特操控的错误率降至千万分之一,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论快报》杂志的研究成果,为开发量子晶体管类设备铺平了道路,或将推动量子计算机向精准化、实用化迈进。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填完联系在线客服

或添加微信

15711089246

即刻发送红包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