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烧烫伤治疗行业现状及展望(附市场规模、患者人数及重点企业)「图」

一、烧烫伤治疗行业概述

烧烫伤,是指由外部热源使皮肤和组织温度升高,导致组织细胞死亡或烧焦,从而引起的皮肤烧伤。通常而言,高温金属、滚烫的液体、蒸汽及火焰接触皮肤,均会导致烧烫伤。烧烫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一般包括药物治疗及创面敷料这两个主要部分;其中,药物治疗主要使用化学药物、生物制品及中药来缓解疼痛、预防感染及促进皮肤再生,而创面敷料可保护伤口不受外界污染,并确保环境湿润,从而促进伤口愈合。

烧烫伤的主要疗法

二、烧烫伤治疗行业发展背景

在工业生产领域,一些高温、高压、高辐射等危险环境容易引发烧烫伤事故,而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工业企业众多,产业工人数量庞大,烧烫伤风险相对较高;在日常生活中,烹饪、取暖等活动也可能导致烧烫伤,儿童因好奇心强、自我保护能力弱,老年人因行动不便、反应迟缓,都是烧烫伤的高发群体。2023年,中国烧烫伤患病人数约为29.7百万人。

2019-2024年中国烧烫伤患病人数情况

三、烧烫伤治疗行业现状

1、规模

整体而言,中国的烧烫伤患病率相对较高且预计将继续高频率发生,但随着意识增强和预防措施的改进,我国烧烫伤治疗市场的增长率已有所下降,尽管增速放缓,但市场规模依然巨大。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烧烫伤的概率增加,而且老年人往往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烧烫伤后的恢复难度更大,对专业治疗和护理的需求更为迫切,这也为烧烫伤治疗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2023年,中国烧烫伤治疗市场规模约为15亿元。

2019-2024年中国烧烫伤治疗市场规模情况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烧烫伤治疗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细分

目前,我国烧烫伤治疗市场主要由化学药物、生物制品(包括生长因子药物)、创面敷料及中药组成。2023年,化学药物、创面敷料及中药分别占据我国烧烫伤治疗市场的约44.7%、19.2%及13.3%;而生物制品细分为生长因子药物与非生长因子药物,市场份额分别月为17.8%及5.0%。

2023年中国烧烫伤治疗市场细分结构情况

四、烧烫伤治疗行业重点企业

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应用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截至2023年,昊海生科完成了以人工晶状体、近视防控与屈光矫正及眼表用药、医用透明质酸钠/玻璃酸钠、医用几丁糖等为代表的生物医用材料的行业重组,实现了创新基因工程药物(国家一类新药)外用人表皮生长因子的产业化,进而在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等四个主要业务领域取得了行业领先优势。2024年上半年,昊海生科营业总收入为13.97亿元。

2020-2024年上半年昊海生科营业收入情况

五、烧烫伤治疗行业未来展望

未来,干细胞疗法、基因疗法或将应用于烧烫伤治疗行业;其中,间充质干细胞(MSC)、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等干细胞疗法或有望在促进皮肤再生、减少瘢痕形成方面的应用逐步成熟,基因编辑技术则有望用于增强皮肤细胞的再生能力,减少炎症反应。同时,抗菌纳米敷料、微针贴片等先进敷料有望为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选择,推动了市场的增长,其中的微针贴片或将通过微针阵列实现无痛药物递送,提高局部生长因子、抗炎药物的渗透性。总而言之,中国烧烫伤治疗将朝着精准、生物融合的方向发展,提升治疗效果、减少瘢痕、加快康复进程是主要目标。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烧烫伤治疗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烧烫伤治疗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1261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烧烫伤治疗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烧烫伤治疗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竞争格局分析、投资机遇及潜力分析、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