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司他丁行业概述
乌司他丁,一种源自人尿或血清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具有广泛抗炎及细胞保护特性的关键多方面治疗药物。乌司他丁具有抑制多种蛋白水解酶、稳定溶酶体膜、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微循环、减少细胞凋亡、调控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基于其作用机制,乌司他丁近年来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展至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并取得良好效果,亦有将其用于心脏骤停者。
二、乌司他丁行业发展背景
2023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676万人,已占总人口的15.4%,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比例将不断上升,而老年人群身体机能下降,易患急性胰腺炎、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炎症相关疾病,这些疾病是乌司他丁的主要临床应用领域,对乌司他丁的需求也相应上升,进而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
三、乌司他丁行业产业链
产业链来看,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涉及乌司他丁粗品的生产,原材料包括新鲜尿液提取物、辅料、包装材料等;中游为乌司他丁的纯化与制剂生产环节,乌司他丁制造商需要对上游提供的乌司他丁粗品进行进一步的纯化,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活性;下游为销售渠道,包括医药商业公司、药品零售企业等,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循环衰竭、脓毒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乌司他丁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四、乌司他丁行业现状
按传统方式,乌司他丁主要通过生物化学方法从人体生物体液中提取,然而,该方法面临产量有限、生产成本高及潜在的污染风险等挑战。透过采用重组哺乳动物细胞,重组乌司他丁可保留其功能完整性及生理活性,从而有效抑制过度的蛋白酶活性及减轻炎症级联反应,尽管重组乌司他丁具有有前景的治疗潜力及生产优势,但仍处于开发阶段。2023年,中国乌司他丁市场规模约为11.6亿元,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加剧及急慢性胰腺炎等免疫相关疾病发病率上升等因素所推动。
五、乌司他丁行业重点企业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沪港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主营业务覆盖医药工业与商业。上药天普作为上海医药集团的成员公司之一,成立于1993年,是一家专注于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和营销的生物制药公司;其主要产品天普洛安®(注射用乌司他丁)的上市,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该药物的国家。2023年,上海医药的注射用乌司他丁年销售量增加,生产及库存量同步增加,以保障供应。2024年上半年,上海医药营业总收入为1394亿元。
六、乌司他丁行业未来展望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设备迭代,乌司他丁提取工艺会持续提升,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纯度、活性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重组人乌司他丁有望取代传统提取乌司他丁市场,并达到更广泛应用。此外,乌司他丁行业研发方向或会聚焦于开发新的剂型、探索新的给药途径,以及开展针对不同疾病的临床研究,以扩大乌司他丁的应用范围,比如研发出更适合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剂型。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乌司他丁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乌司他丁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