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仪器行业概况
科学仪器作为探寻世界、延伸认知的重要手段,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被众多国家摆在科学、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因此,科学仪器类产业的发展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息息相关。按照科研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科学仪器的分类方法,科学仪器分为分析仪器、物理性能测试仪器、计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海洋仪器、地球探测仪器、大气探测仪器、天文仪器、医学诊断仪器、核仪器、特种检测仪器、工艺实验设备等12大类。
二、科学仪器行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引导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发展,推动科学仪器国产化进程,同时建设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提高科学仪器使用效率,如2023年12月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提出将“机械-科学仪器和工业仪表:科学研究、智能制造、测试认证用测量精度达到微米以上的多维几何尺寸测量仪器,自动化、智能化、多功能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仪器等”列为鼓励类。
三、科学仪器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科学仪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为科学仪器生产制造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行业,原材料主要包括相关试剂耗材等,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分子泵、流量计、光栅、传感器、色谱柱与激光器等。中游为科学仪器研发与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工业领域、医疗领域与环境监测等领域。
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2018-202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规模逐年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10.66%。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R&D经费支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8%。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四、科学仪器行业发展现状
1、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数量
为支持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科技发展进程,国家自2001年起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是基金资助的项目之一,包括部门推荐和自由申请两个亚类,研究期限5年。其中,部门推荐的直接费用预算在1000万元/项以上(含1000万元/项),自由申请的直接费用预算不超过1000万元/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披露的统计数据,2024年共有71个项目获得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4个部门推荐,67个自由申请)。
2、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金额
从资助金额来看,2024年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金额为8.37亿元,其中自由申报项目金额为5.2亿元,部门推荐项目金额为3.17亿元。
3、市场规模
目前我国国产科学仪器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但面临产品性能整体落后、市场占有率低、产业规模小、竞争力弱、谱系化发展不够等问题,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到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7900亿元。
4、高端科学仪器进口情况
近年我国仍然大量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进口科学仪器。据统计,近几年我国高端科学仪器整体进口率约70.6%,分析仪器、医学仪器、激光器、核仪器进口率均在70%以上,其中分析仪器的进口率超过80%。可见,我国一些高端科学仪器和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旧存有一定的差距。
五、科学仪器行业竞争格局
在国内测量仪器行业中,外资跨国企业占据着重要市场。而在电气仪器、工业测绘与科学测量设备等相关领域中,我国科研类企业较为突出,甚至在国际竞争中也不占下风。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当前国内仪器类行业发展极为迅速,但同国际龙头企业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其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科技创新力较为薄弱、关键性技术不足。第二、产品可信度与稳定性不足。因此,国内仪器仪表类产业发展任重而道远。
六、科学仪器行业发展趋势
未来全球科学技术竞争的格局将会更加激烈,航空航天、医疗健康、材料化学、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科学仪器都将成为科技竞争的核心载体。为了赶超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自主创新实力,充分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格局演变过程中,推动我国科学仪器高质量发展具有全方位的重大战略意义,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努力和创新,我国才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