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概述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湿疹,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易感性、皮肤功能异常、免疫系统失调和环境影响等。目前国内外对于特应性皮炎治疗有多种方法,疗效不同,各有优缺点,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生物抑制剂等治疗。其中外用糖皮质激素(TCS)、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CI)、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治疗仍是目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常用方法,近些年生物制剂及多种小分子药物陆续获批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案。
二、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发展背景
1、政策环境
近年来,我国制药行业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创新药行业发展与创新。2024年1月,国务院印发《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建立生物医药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临床科研合作,依照有关规定允许生物医药新产品参照国际同类药品定价,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支持建设符合国际医学伦理和管理运营规则的长三角医用组织库。这将有利于加强创新药的产学研合作,加速创新药的研发进程,提高研发效率,缩短新药上市时间。同时,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
2、社会环境
特应性皮炎通常初发于婴儿期,1岁前发病者占全部患者约50%,该病慢性经过且易复发,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损和明显瘙痒。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特应性皮炎患者数至少2.3亿人,我国特应性皮炎患者群体庞大超过7000万人,其中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占比约达28%。
三、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产业链
特应性皮炎药物的上游供应商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和包材生产商。如上游企业在生产过程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和政策要求,或上游企业的原材料如基础化学品等价格上涨,可能导致上游供给能力降低或原材料供应价格上升,从而影响药品制造企业的成本。下游客户主要包含药品配送商等药品流通企业和销售终端(药店和医疗服务机构等)。
四、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规模
据统计2023年全球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规模达到136.2亿美元,2019-2024年CAGR约为9.6%,这一增长主要源于生物制品和小分子药物的广泛应用。像赛诺菲的度普利尤单抗,2023年全球销售额超百亿美元。新兴市场的快速扩容也推动了市场增长,全球患者数量庞大,至少有2.3亿人。随着对疾病认知加深、研发投入增加,新疗法不断涌现,为市场注入活力,将持续推动全球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规模攀升。
2、全球度普利尤单抗市场规模
赛诺菲/再生元合作的度普利尤单抗2017年美国上市,2020年6月国内获批上市。上市以来随着多项适应症(特应性皮炎、哮喘、鼻窦炎、结节性痒疹、慢阻肺)、多地区相继获批,度普利尤单抗全球销售额快速增长,2023年度普利尤单抗全球销售额达107亿欧元,赛诺菲官方预计2024年销售额达130亿欧元。从产品销售地区占比来看,除美国、欧洲外其他地区占产品整体销售额比例持续提升,美国地区仍占产品销售的主力,其他地区销售贡献比例已反超欧洲。
3、我国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规模
我国国内特应性皮炎患者群体庞大,对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需求巨大,同时伴随新型疗法IL-4Rα度普利尤单抗国内上市后放量迅速,我国特应性皮炎药物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迅速,由2019年的5.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0.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8.92%。随着国内特应性皮炎药物在研管线逐渐丰富,预计未来随着新产品上市后,将进一步带动药物渗透率提升,进而驱动国内特应性皮炎药物市场增长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五、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已获批上市两款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IL-4Rα,一款为进口的度普利尤单抗,一款为国产的司普奇拜单抗;获批上市两款治疗特应性皮炎的JAK抑制剂,分别为艾伯维的乌帕替尼和辉瑞的阿布昔替尼。此外进口外用药物克立硼罗软膏已获批治疗3个月以上特应性皮炎患者。四款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进口药物(度普利尤单抗、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克立硼罗软膏)均已纳入国家医保,国产首个IL-4R单抗司普奇拜单抗于2024年9月获批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2024年12月获批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预计2025年纳入医保迎来放量。
2、重点企业介绍
康诺亚的主营业务涵盖生物医药的研发和技术转让。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拥有高效集成的内部研发实力,依托新型T细胞重定向(nTCE)双特异性平台、抗体偶联药物平台、小核酸药物平台等专有平台,打造行业领先的药物发现引擎。其最具代表性的是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由于康诺亚在2024年之前尚无产品实现商业化,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产品对外授权许可后所获得的合作收入。财报显示,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康诺亚分别实现营收1.10亿元、1.0亿元、3.54亿元、0.55亿元。
六、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发展趋势
1、研发方向
目前 IL-4Rα、JAK1 和 PDE4 是研究较为集中的靶点,未来多靶点药物研发将成重点,如辉瑞的 PF-07275315(IL-4/IL-13/TSLP 三抗)等已进入临床阶段,通过协同作用有望提高疗效、延长给药间隔。探索新型靶点,OX40/OX40L 信号通路等新型靶点研究展现良好前景,有望为治疗提供新方案。
2、市场竞争
全球市场原本由赛诺菲 / 再生元的度普利尤单抗主导,随着更多生物制品和小分子药物获批,如康诺亚的司普奇拜单抗等,市场竞争将更加多元化。国内众多药企如康乃德、智翔金泰等在 IL-4Rα 等靶点积极研发,未来国产药将在市场中占据更重要份额。
3、治疗模式
随着对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将依据患者个体的基因特征、疾病亚型等,制定更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特应性皮炎是慢性疾病,未来将更注重长期的疾病管理,提供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在内的综合管理方案。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