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节轴承行业概述
关节轴承是一种球面滑动轴承,其作用是在机械部件中支撑多角度运动。关节轴承的滑动接触表面由内球面和外球面组成,能够在任意角度进行旋转和摆动,具有载荷能力大、抗冲击、耐磨损、自调心和润滑好等特点。关节轴承主要由一个外圈和一个内圈组成。外圈的内球面和内圈的外球面组成摩擦副。
二、关节轴承行业发展背景
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轴承行业,积极推动我国轴承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的轴承多为中低端产品,而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仍然需要大量进口,高端产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相关部门制定了《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关于促进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循环利用的指导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推动国产关节轴承在重点发展领域的应用。
三、关节轴承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关节轴承的上游包括原材料和设备供应,轴承制造材料分为钢材、金属材料等。中游主要为关节轴承的生产制造,下游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智能制造、工程液压油缸、锻压机床、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汽车减震器、水利机械等行业。
2、产业链下游
人形机器人手腕和脚踝需要实现多自由度运动,普通的滚动/滑动轴承仅支持单轴旋转,无法满足多自由度运动要求,因此必须使用关节轴承提供多角度偏转,以适应复杂姿态变化。据统计2024年我国人形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27.6亿元,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将快速提升,这对关节轴承的需求将越来越高。
四、关节轴承行业发展现状
关节轴承可实现多角度的运动,和一般的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应用场景不同。普通的滚动/滑动轴承一般仅支持仅单轴旋转,无法满足多方向运动的要求;关节轴承因其特殊的结构,可适用于速度较低的摆动运动和倾斜运动。因此关节轴承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随着国内航空航天、工程机械、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发展,行业规模迎来较大提升,据统计2024年我国关节轴承市场规模达到了15.9亿元,同比增长11.19%。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关节轴承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五、关节轴承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关节轴承全球SKF、INA及龙溪占据主要份额,国内龙溪市占率超75%。全球看,瑞典SKF、德国INA和龙溪股份是国际三大关节轴承供应商;国内看,龙溪股份市占率位居世界前三,在全球市场有较高的地位。
2、重点企业介绍
龙溪股份作为国内最大的关节轴承供应商和最大出口商,公司关节轴承品种齐全,制造链完整,拥有向心、角接触、推力、杆端、球头杆端和带座带锁口等六大类型、60个系列、10,000多个品种的关节轴承产品,拥有独具特色的柔性精益制造体系,具备同时组织生产1500以上品种的关节轴承的能力,可适应多品种小批量及大规模批量订单的生产。2023年龙溪股份营收19.04亿元,同比增长10.74%。
六、关节轴承行业发展趋势
1、高端化与智能化加速推进
随着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关节轴承作为核心零部件,其性能要求日益严苛。未来,行业将聚焦于提升轴承的精度、寿命及可靠性,以满足新能源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需求。例如,单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需配置70个精密轴承,对轴承的精度和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轴承技术向P4级以上精密轴承迈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跨越。
2、绿色环保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在全球环保意识提升和政策推动下,关节轴承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企业将采用环保材料、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陶瓷混合轴承因其低摩擦损耗特性,正逐渐成为行业新宠。同时,轴承产品的绿色设计也将成为重要趋势,通过优化产品设计,减少材料浪费和能源消耗,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3、产业集聚化与国际化布局深化
关节轴承行业已形成多个产业集聚区,未来产业集聚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企业将通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中国轴承企业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布局,通过海外建厂、并购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例如,面对美国对中国风电轴承加征关税的挑战,国内企业已开始布局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市场,以降低生产成本并规避贸易壁垒。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关节轴承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关节轴承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