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乘新能源汽车发展东风,行业迎来市场扩容「图」

一、汽车流体管路行业概述

汽车流体管路指汽车流体输送系统中承载流体(气体、液体)流动、传输的载体或通道,一般由管体、连接件、紧固件等组装而成,主要用于连接汽车空调系统、底盘系统、传统燃油车发动机以及新能源车中电池系统、电机电控系统中的制冷、制热核心零部件等。汽车流体管路按照所用材料分为橡胶管路、塑料管路、金属管路。

不同材质的汽车流体管路对比情况

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发展背景

1、政策环境

汽车产业是推动国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作为国家汽车产业“新四化”(电动化、互联化、节能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驱动者及引领者,受到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相关产业政策及配套措施也趋于完善,这也为我国汽车流体管路行业的健康、高速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汽车流体管路行业相关政策

2、社会环境

自2009年以来,全球轻型汽车的产量增长主要是由新兴市场贡献,其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近年来汽车产量占世界汽车产量比重始终保持在25%-30%之间。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的逐步扩大,我国汽车产销量也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带动流体管路零部件行业的持续增长;同时,随着全球整车厂通过在新兴市场建立工厂以降低其运营的劳动力和物流成本,实现本土化生产,我国连接件细分行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9-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情况

汽车流体管路行业产业链

汽车流体管路产业链上游涵盖金属、橡胶、塑料等原材料及管箍、连接法兰等零部件供应商,如钢材、铝材用于车身部件制造,塑料具轻量化、易加工成型等优势。中游为汽车流体管路生产商,像吉利集团、鹏翎股份等。下游是汽车应用领域,管路广泛应用于燃油、制动、空调、发动机冷却等系统,对保障汽车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至关重要。随着汽车市场发展,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共进,推动汽车流体管路行业不断进步。

汽车流体管路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新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如国六的动力系统管路会因为排放、导电等要求而采用更大规格、价值更高的管材及配件。尼龙管路更符合环保化、轻量化的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由于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趋势,乘用车尼龙流体管路将全面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热管理及空调系统的热管理。据统计2024年我国汽车尼龙流体管路市场规模达到了217.44亿元,同比增长9.6%。

2019-2024年我国汽车尼龙流体管路市场规模情况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汽车流体管路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汽车流体管路是保证汽车性能发挥、安全运行的重要零部件,整车厂通常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供应商管理,进入壁垒较高,管材和连接件作为关键子零件一般需要单独进行认证管理,其中管材的壁垒相对较低,除凌云股份、溯联股份、标榜股份等尼龙管路制造企业之外,鹏翎股份、川环科技等橡胶管路制造企业同样可以自制尼龙管体;连接件的壁垒相对较高,连接件的认证等级高于管体并且种类繁多,目前行业内的主流供应商为阿雷蒙、诺马集团、库博标准、德国福士等外资快插供应商,凌云股份、溯联股份、标榜股份等尼龙管路制造企业也可实现部分型号的自制。

我国汽车流体管路行业竞争格局

2、重点企业介绍

重庆溯联塑胶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汽车用塑料流体管路产品供应商之一,深耕汽车用流体管路及塑料零部件行业二十余年。2003年公司率先研发出第一款车用尼龙管快速接头并获得专利,2018年公司研发出第一款受到整车厂和主要动力电池制造商认可的动力电池包专用水管接头,多次填补国内细分市场空白,受到了长安汽车、比亚迪、赛力斯等各大主要整车制造商以及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以及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产业链客户的广泛认可,满足了市场和客户需求,实现了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稳步增长。2023年溯联股份营收10.1亿元,同比增长19%。

2019-2023年溯联股份营收情况

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发展趋势

1、乘新能源汽车发展东风,流体管路零部件行业迎来市场空间扩容

汽车中的管路主要用于连接汽车空调系统、底盘系统、传统燃油车发动机以及新能源车中电池系统、电机电控系统中的制冷、制热核心零部件等,根据细分可以分为空调管路、冷却管路、燃油管路、制动管路等。车身的冷却系统设计变化和连接接口用量上升也是导致新能源汽车热管路单车价值量上升的原因。传统燃油车冷却管路主要散热单元集中于发动机附近,如发动机系统冷却、进气系统冷却等,管路用量约15米。纯电动车虽然没有发动机,但增加了三电系统,冷却管路在整车的分布更加分散,底盘系统也发生变化,因此冷却管路设计、走向与传统燃油车有很大不同,导致汽车冷却系统相关管路更复杂,且管路朝着总成集成化、电子化方向发展,需要连接更多的传感器、温控阀、相关管夹等附件,单车价值量提升。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集合了燃油车和电动车管路,管路用量更多,约30米,且集成了更多电子元件,因而单车价值量更高。

2、轻量化、耐高压趋势对流体管路零部件提出更高要求

2016年,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工信部牵头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至2030年,乘用车新车油耗为3.2升/百公里,商用车油耗同步国际先进水平。此外,2020年开始逐步实施的《第六阶段轻型汽车和重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也对汽车排放标准作出了严格规定。随着国家对于汽车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关环保政策的陆续实施,要实现上述目标,汽车的轻量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连接件作为汽车管路与管路之间的密封零件,相比于汽车管路对于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质量轻、防渗漏有着更高的要求。在上述汽车发展趋势及管路总成发展需求下,塑料因与橡胶、金属相比具备质量轻、防锈蚀、防腐蚀、导热系数低,并且具备较高的绝缘性和抗老化等优点,将在汽车轻量化、节能化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塑料流体管路零部件的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3、国产空间可期,行业格局持续演化

燃油车时代汽车市场国际企业占据主要市场,国产供应商起步较晚且在技术积累、配套经验方面均弱于国际领先供应商,因此市场份额相对落后。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行业增速放缓并出现下行压力,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各大整车厂成本压力加大。我国流体管路零部件企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通过技术引进、自主发展、研发创新,并在与各大合资、自主品牌整车厂就新产品、新需求进行不断实验、调整及匹配的过程中,已逐步缩小了与国外汽车管路连接件生产企业之间的差距。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国产汽车管路连接件具备价格低、物流便利等优势,在开发设计水平、制造工艺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正逐步被各大合资、自主品牌整车厂所使用。在当前形势下,很多整车厂为避免海外零部件断供风险,将本土优质供应商纳入配套体系,进一步加速了国产化的进程。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1266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汽车流体管路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形势及策略、重点企业发展分析、投资前景、投资风险及策略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