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烷氯化物行业概况
甲烷氯化物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是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的统称。甲烷氯化物中,除一氯甲烷是气体外,其余都是无色易挥发液体。甲烷氯化物有多种工业化生产方法。以生产原料的不同分为二硫化碳氯化法、丙烯氯化法、乙醛-次氯酸钙法、甲烷热氯化法和甲醇氢氯化法。目前,国内生产企业主要采用甲醇氢氯化法工艺。
二、甲烷氯化物行业政策
2024年1月1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2024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生产、使用和进口配额核发情况的公示》,正式确定各品种生产配额与内用生产配额,以及配额在34家公司中的分配情况。随着2024年HFCs配额政策的正式实施,行业长期存在的供应过剩问题得到改善。在下游空调市场旺盛需求及行业供应预期收窄的强劲推动下,国内制冷剂价格呈现出显著上扬的态势,带动甲烷氯化物价格提升。
三、甲烷氯化物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甲烷氯化物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甲烷与氯气,甲烷主要来源是天然气,氯气通过电解食盐(NaCl)水溶液制得,是甲烷氯化反应的关键原料。甲烷氯化物下游领域涉及面广,其产品广泛用于溶剂、涂料、制冷剂、医药与农药、醋酸纤维、碳酸酯、萃取剂等领域,其重要性日益增加。
2、全国第三代制冷剂R32产能与产量
我国三代制冷剂R32的产能和产量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自2019年至2024年,R32的产能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虽然在2024年略有下降,但整体依然维持在接近50万吨的规模。与此同时,R32的产量则相对稳定,每年大约在20至25万吨之间波动,显示出市场需求的相对平稳。这表明,尽管产能有所调整,但实际产量并未出现大幅波动,反映出市场对R32制冷剂的需求较为稳定,且行业内的生产调控较为有效。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甲烷氯化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四、甲烷氯化物行业发展现状
1、生产现状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甲烷氯化物产业进行摸索探究,自1965年西南化工设计所设计开发出第一套二氯甲烷生产设备并投入生产以来,国内相继研发出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的生产设备,并陆续投入生产,2000年国内甲醇法甲烷氯化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2024年我国甲烷氯化物行业产能为384万吨/年,占全球总产能的48%,居全球首位。产量方面,我国甲烷氯化物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我国甲烷氯化物行业产量为307万吨,开工率为80%。
2、产能分布
中国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华北、华东及华南等地区,以上区域也是原料甲醇及液氯集中分布的区域。2024年我国华东地区甲烷氯化物产能为178万吨,占比46%,华北地区甲烷氯化物产能为158万吨,占比41%,华南与西南地区甲烷氯化物产能分别占比11%与2%。
3、进出口现状
随着国内甲烷氯化物产能的持续释放,产量不断增加,市场货源供应量持续提升,二氯甲烷及三氯甲烷进口数量下滑。在国内甲烷氯化物市场竞争压力持续增加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开始加大出口力度,近几年国内甲烷氯化物出口量明显提升。2024年,进口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增多,外盘需求量下降,中国二氯甲烷及三氯甲烷出口数量均出现减少。2024年我国二氯甲烷进口量与出口量分别为2131吨与151238吨,三氯甲烷进口量与出口量分别为4446吨与2794吨。
2024年我国二氯甲烷出口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至阿联酋、越南、巴西、韩国、土耳其等国家,前十名的国家占总出口量的66%。
2024年我国三氯甲烷出口主要集中在韩国,占出口总量的82%。近几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逐渐扩大,出口地区也在逐渐增多。
五、甲烷氯化物行业竞争格局
与国外相比,中国早期甲烷氯化物的单台套装置生产能力偏小,一般产能为3万-6万吨/年,属中等规模。国内甲烷氯化物的单台套能力与国外相比,具有生产成本偏高、综合能耗偏高、“三废”排放处理量较大等缺点。近几年,随着国内的技术进步,单套装置规模大幅提高,相关成本开始下降。目前我国甲烷氯化物生产技术不断提升,生产企业逐步形成了规模化、集团化,产能在2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有8家,占比为74%,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
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锦亿科技是一家坐落于广西田东锦江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年产37万吨甲烷氯化物产能,在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8%。锦亿科技是华南、西南地区较大的甲烷氯化物生产企业,其二氯甲烷在华南市场占有率约为70%。据统计,截至2024年鲁北化工甲烷氯化物产量为44.32万吨,同比增长1.96%,销量为48.4万吨,同比增长22.26%,销售均价为2075.3元/吨。
六、甲烷氯化物行业发展趋势
1、竞争激烈态势持续
近两年,在氯碱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碱氯平衡矛盾越发突出,拓展耗氯产品是氯平衡的关键,甲烷氯化物由于耗氯量大成为氯平衡的首选产品,近几年产能增长较快,行业竞争激烈态势仍将持续。由于目前国内甲烷氯化物产业已进入调整期,预计后期市场存在压力。
2、三氯甲烷生产消费受影响
从长远来看,伴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R22发展必将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R22的消费需求将呈下降趋势,导致国内对三氯甲烷的生产和消费也会有所减少。中国三氯甲烷年产量的90%用于HCFC-22的生产,R22有75%用于制冷行业,在HCFCs加速淘汰过程中,三氯甲烷未来将失去较大消费市场,这对三氯甲烷的生产和消费将带来较大影响。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甲烷氯化物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甲烷氯化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