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D食品打印行业市场规模、技术类型、相关政策、竞争格局与展望「图」

一、3D食品打印行业概况

1、定义及材料分类

3D打印技术,亦称“增材制造技术”,是指从数字设计中构建三维物体的过程。目前,3D打印已在医疗、生物、机械加工和建筑等诸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尤其在食品加工方面愈发成熟。3D食品打印,即是利用积层制造(又称加法制造)的技术生产出食品的过程。而积层制造就是通过将物料逐层堆积,不需要造模也能制成一件实物,有助于减少制作工序,缩短制造周期,达到灵活而有效的生产。食品3D打印中的材料根据成分可分为脂肪类、淀粉类、蛋白质类和水凝胶复合类。

3D食品打印材料分类

2、主要技术类型

目前,常见的食品3D打印技术主要包括挤出型、烧结型、喷墨型和粉体凝结型四种类型。不同的技术类型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结构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方法通常取决于食品类型、生产规模和预算等因素。

3D食品打印主要技术对比情况

二、3D食品打印行业相关政策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3D打印受到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近几年多个政府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推动3D打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些政策涵盖了技术研发、产业创新、节能减排等多个方面。例如,科技部在2022年发布的政策中强调了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的重点专项研究;工信部等多部门则关注于增材制造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和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此外,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鼓励废旧产品设备的再制造,提升再制造加工水平,而国务院则提出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广无损检测、增材制造等关键技术。总体来看,这些政策为3D食品打印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3D食品打印行业相关政策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3D食品打印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3D食品打印行业现状

食品3D打印能够实现食品的个性化生产,所打印的食物外形精美、色泽艳丽、口感优良、营养价值均衡,符合当今人们对于饮食个性化、定制化和美观化的追求。近年来全球3D打印食品市场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2020-2024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2.4%,2024年全球3D打印食品市场规模约为2.7亿美元,同比增长50%,预计2029年将有望突破10亿美元。

2020-2029年全球3D打印食品市场规模及增速

四、3D食品打印行业竞争格局

国外的3D食品打印企业以牛排、汉堡、甜点为主,主要服务于一些定制化的需求,没有做到真正的针对大众的“量产化产品”,国内的食品3D打印企业也处于行业发展初级阶段,整体来看,市场还未形成龙头企业,呈现较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

3D食品打印行业主要参与企业

五、3D食品打印行业展望

3D食品打印作为一项颇具潜力的新兴技术,未来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能够以新颖的口味、颜色和质地结构提供个性化食品,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更环保的技术广泛应用,为食品数字化以及自动化设计提供可行的解决途径。此外,将3D打印与不同新鲜度监测方式结合应用到常规食品包装中开发智能食品包装,能够大大满足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安全需求。从最初的打印食品原料,到如今借助3D打印技术实现细胞培养肉的生产,食品3D打印技术正在不断成熟。它不仅能够复制和粘贴出看似真实的食物,更是在批量化食品生产中展现出其独特的能力。3D打印食品的未来发展需要在优化3D打印食品原料打印特性的基础上,开发3D打印辅助新技术和3D打印特殊类食品,在实现3D打印食品构型多元化的基础上,做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为全面提升食品3D/4D/XD打印技术提供更多思路。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3D食品打印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3D食品打印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本文采编:CY349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3D食品打印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2025-2031年中国3D食品打印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主要优势企业分析、发展前景预测、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