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存互连芯片产业概述
内存互连芯片是一类用于实现内存与处理器、内存与内存之间数据传输、信号中继、协议转换或拓扑管理的集成电路(IC)。其核心功能是解决内存系统中信号完整性、传输带宽、距离限制、多设备协同等问题,是构建高效内存子系统的关键组件。
二、内存互连芯片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内存互连芯片行业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政策支持。国家将其列为重点发展领域,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扶持等政策降低企业成本,鼓励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链协同。同时,还出台政策支持企业上市融资,营造良好资本市场环境。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如江苏省出台专项政策,从多方面助力产业发展,为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内存互连芯片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三、内存互连芯片行业产业链
1、内存互连芯片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内存互连芯片产业链上游提供技术与生产支撑,中游企业负责芯片设计,下游则是应用市场。当前,随着AI发展,下游需求大增,推动中游企业技术迭代,也促使上游提升工艺,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内存互连芯片行业向高性能、高集成度方向迈进。
2、内存互连芯片行业上游分析
2023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市场规模达1400亿美元,同比增幅5.98%。这一增长态势为内存互连芯片行业提供了坚实支撑,晶圆代工产能的稳步扩张,缓解了芯片生产环节的供给压力,保障了内存互连芯片的量产能力,同时也推动代工成本逐步优化,助力内存互连芯片企业提升产能与盈利空间,为行业技术迭代和市场扩张奠定了生产基础。
四、全球内存互连芯片行业现状分析
1、全球内存互连芯片行业市场规模
内存互连芯片作为JEDEC定义的内存模块标准器件,市场规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内存互连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为11.68亿美元。展望未来,增长动能更盛,预计2025年将达15.79亿美元,到2030年有望突破50亿美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5.9%。
2、全球内存互连芯片行业产品结构
从当下市场格局来看,全球内存互连芯片品类多元,主要涵盖RCD/DB、模组配套芯片、MRCD/MDB和CKD等。其中,RCD/DB的市场表现十分突出,凭借其在内存数据传输与信号处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牢牢占据了59.5%的市场份额,在整个内存互连芯片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
3、全球内存互连芯片行业细分市场
在全球内存互连芯片市场中,RCD/DB占据关键地位。2024年,其市场规模达到6.95亿美元。当前,随着AI、大数据等技术蓬勃发展,数据处理量呈指数级增长,服务器对内存性能需求飙升,作为服务器内存模组核心逻辑器件的RCD/DB,凭借在提升内存数据访问速度及可靠性上的卓越表现,需求水涨船高,有力推动了这一市场规模的攀升。
五、内存互连芯片行业竞争格局
1、内存互连芯片行业竞争格局
当下内存互连芯片市场呈现高度集中态势。2024年,前三家企业强势占据93.4%的市场份额。其中,澜起科技表现尤为突出,凭借在DDR5内存接口芯片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市场推广能力,以4.3亿美元的收入荣登榜首,市场份额达36.8%。在全球范围内,其与日本瑞萨电子、美国Rambus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引领着内存互连芯片市场的发展走向。
2、内存互连芯片行业重点企业营收
澜起科技成立于2004年,是国际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拥有互连类芯片和津逮®服务器平台两大产品线。
六、内存互连芯片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内存技术从DDR4向DDR5乃至未来DDR6演进,内存互连芯片需同步升级。如DDR5内存接口芯片要满足更高带宽、更低功耗需求,正推动第二子代、第三子代RCD芯片等迭代。未来,芯片将向更高数据传输速率、更强信号处理能力发展,以应对内存性能提升带来的挑战,确保数据稳定、高速传输,满足AI、大数据等领域对内存系统的严苛要求。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内存互连芯片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内存互连芯片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