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藻行业定义及应用领域分析
微藻作为一种单细胞光合自养生物,在海洋中广泛存在。微藻是真核生物的最简单形式,具有数量庞大,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的特点,作为初级生产者,能高效率地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氧气。同时,微藻在进化上具有多源性以及遗传多样性,能够产生多种次级代谢产物,如不饱和脂肪酸、藻胆蛋白、虾青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微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抗癌、抗衰老、抗疲劳、抗辐射损伤,还可以利用污水中的无机、有机等污染物生长,因此在食品、生物能源、保健品、动物饲料和环境保护等领域有较广阔的应用场景。
微藻的主要应用领域分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微藻产量及分布
随着微藻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微藻培养方式的根本性创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微藻生产国。目前我国微藻年产量约为一万吨干粉,其中80%为螺旋藻,10%为小球藻,8%为雨生红球藻、2%为盐生杜氏藻。2016年以来我国螺旋藻行业产量逐年下滑,《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螺旋藻淡水养殖产量为5465吨,同比下降21.2%。目前中国共有螺旋藻工厂近70家,养殖总面积约750万平方米,年产量超过9000吨,占国际市场的60%以上,是螺旋藻的生产大国。
2012-2019年中国螺旋藻淡水养殖产量统计图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其中,内蒙古的螺旋藻产量约占了33%。雨生红球藻是继螺旋藻、小球藻之后的又一高经济价值的微藻,其虾青素的含量为2%-4%。虾青素是目前的发现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天然产物,其主要作用是清楚人体内的自由基,提高人体抗衰老能力。
2019年中国主要省市螺旋藻产量(吨)
资料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海洋微藻行业市场运营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微藻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的逐步扩大,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的粪污排放已成为当前最大的农业面源污染源。微藻作为污水中氮磷的吸收者,具有让氨氮转化为蛋白的能力,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而在黑暗条件下,微藻以异养模式吸收有机物进行生长。通过微藻生长不仅可以减少氮磷排放,还可以变废为宝,生成丰富的油脂、多糖、蛋白质、维生素与螯合矿物质等。因此,通过建设微藻资源化利用系统,可以形成畜禽养殖水资源利用、饲料生产相结合的“闭环”,提高养殖效能、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可循环利用,发展可持续的绿色农业。微藻市场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1、微藻食品方面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导下,通过构建微藻产业标准化体系,切实保障微藻食品保健品质量安全,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新平台,精准定位产品功能,稳固对接大健康产业,支撑微藻产业顺利转型。
2、微藻饲料方面
在《全国渔业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指导下,建立产品分级质控体系与网络配送体系,从产品开发技术和营销模式上,降低微藻饵料饲料成本,无缝融入大水产行业,促进微藻产业升级。
3、生态环境方面
在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日益走向中尺度的背景下,集成系列创新技术,推动微藻固碳、废水处理、生物有机肥料、藻华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提出以微藻为核心的兼顾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治理于一体的新模型,建立社会资本和政府投资相融合的新模式,推动微藻产业走向大农业并进入工业化时代。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微藻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海洋微藻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