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国人造肉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成本过高是人造肉推广的最大挑战「图」

一、人造肉市场现状

近年来,在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球肉类食品体系面临肉类消费需求持续增加,因此,寻找新的肉类替代品成为食品体系转型的一个关键环节。另一方面在环保以及健康的驱动下,全球素食主义者也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植物性产品喜爱度提升,因此肉类替在此背景下,人造肉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无论是初创型科技公司,还是大型肉类公司,纷纷入局人造肉市场,其中美国目前在全球占据最大的人造肉市场份额,巴西,中国等企业也入局人造肉市场。2020年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达到139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79亿美元。目前,开发人造肉可以人为的对培养肉的成分加以控制,根据消费人群的不同需求来向其中加入不同的营养元素,这就极大地满足了一些健身群体,对一些成分过敏人群,糖尿病等群体,人造肉行业的市场因此也迎来很大的契机。

2019-2025年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预测

2019-2025年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来源的角度来看,人造肉主要包括植物蛋白肉、细胞培养肉和其他肉类替代品。人造肉按照原料和制作方法可以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培养基中利用动物干细胞进行一定条件培养,从而制造出的动物肉; 另一种是利用植物蛋白以及其他植物性成分合成具有肉类特性的食品。与传统的肉类相比,植物肉在口感、色泽、风味上与传统肉类出现较大的差 异。色泽上,目前市面上的植物肉色素颜色较深,不稳定、易氧化,没有传统肉的光泽感。口感上,肉质纤维感差,没有嚼劲,肉质松散。风味上,调味品和肉味香精包埋效果差,粉味重,烹饪后的肉味不足。

而培养肉在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技术瓶颈,虽然已经有研究团队成功培养出人造肉,但是在量产上仍存在技术难题,规模生产工艺、反应器都还不完善。

目前市场上人造肉的分类

目前市场上人造肉的分类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内市场发展情况

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公司致力于开发类似肉的植物性产品,目前已经有较多企业掌握一定技术并将其制作出一定的产品。特别是在国内传统素肉的产品并不鲜见,在大众食谱中类似于腐竹、素鸡、素丸子等食物层出不穷,虽然这些食物均是利用蛋白提取物制作而成,但这与西方定义的植物性肉却有着很大区别。另外人造肉属于技术型行业,消费者所关心的口味、口感、营养等问题,均需要相关企业提供核心技术解决。面对激烈的竞争,相关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和定制化服务提高消费者体验感。稳定的产能有利于形成规模化优势,满足需求的扩张,同时强有力的产能供应链也能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从2020年各主要企业人造肉产品的推广情况来看,人造肉还处在品牌的打造期,其具备天然的环保属性优势,相关企业可以明确品牌定位,聚焦新中产和新锐白领等消费群体,注重食品安全、食品体验等特点的宣传与打造,在产品体验、渠道布局和品牌宣传上形成差异化竞争。

近年来我国人造肉产品推广情况

近年来我国人造肉产品推广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人造肉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三、植物肉生产技术较为成熟

相比于培养肉而言,植物肉的生产技术目前已经较为成熟。对于植物基来源的植物蛋白肉生产来说,由于它只是对植物蛋白质的再加工,因此生产成本不高,生产技术的难度相对较小; 又由于植物蛋白肉是素肉,因此消费者的接受程度较高,商业化的难度不大。当前,目前人们主要关注点在大豆等油籽作物、富含高蛋白的谷物以及豆类,较少的研究机构对叶子以及藻类植物的蛋白进行探究,或许未来叶子和藻类植物蛋白会作为新型材料来制作植物性肉。当前人造肉领域的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原 料来源、加工设备、辅料与理化特性等方面。其中,原料来源主要包括大豆蛋白、豌豆蛋白等植 物蛋白,以及鸡源肌细胞、羊源肌细胞等动物细胞; 加工设备包括双螺杆植物蛋白加工设备、植物蛋白挤出机等; 辅料与理化特性包括添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等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味道,以及改善植物纤维优化食品的外观等。另外相比于传统肉类而言,植物肉的生产所消耗的资源较少,碳排放量远低于其他肉类。

植物人造肉主要植物蛋白来源

植物人造肉主要植物蛋白来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生产每千克蛋白质对于环境的影响

生产每千克蛋白质对于环境的影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行业发展的前景与挑战

尽管人造肉市场前景广阔,但是目前其生产成本依然较高,特别是培养肉的成本比真肉高一点,主要原因是技术尚未成熟。而对于植物肉而言如果要想无限接近传统肉类的口感也需要加大脂肪与蛋白质的添加量,就大豆蛋白而言由于国内的大豆产量有限,基本上国内绝大多数大豆加工企业都采用进口大豆,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数量达到9280万吨,是国内大豆产量的四倍多。这就使得植物肉的发展存在天然的不确定性,另外肉的呈现方式有很多,有肥有瘦,有老有嫩,不同部位口感差异巨大,可以说,人造肉目前的可替代性在中餐面前约等于零。不像国外的饮食习惯,譬如牛排、肉饼、汉堡等许多食物都可由人造肉制成,可对行业实现大面积覆盖。人造肉不仅生产环节和普通肉类完全不同,人造肉还会涉及到色素、香精、转基因大豆等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市场监管机制,人造肉的食品安全风险可能会比传统肉制品更大,因此未来的发展仍需进一步观察。

2012-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与进口量变化

2012-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与进口量变化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人造肉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人造肉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1251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人造肉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2024-2030年中国人造肉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主要包括主要下游市场需求分析、企业发展情况分析、市场竞争策略建议、发展趋势与投资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