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物模型综述
动物疾病模型主要用于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和实验治疗学(包括新药筛选)研究。人类疾病的发展十分复杂,以人本身作为实验对象来深入探讨疾病发生机制,推动医药学的发展来之缓慢,临床积累的经验不仅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存在局限性,而且许多实验在道义上和方法上也受到限制。而借助于动物模型的间接研究,可以有意识地改变那些在自然条件下不可能或不易排除的因素,以便更准确地观察模型的实验结果并与人类疾病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防治措施。
根据模型构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转基因、普通敲除、条件敲除、基因点突变、基因敲入等类别,以小鼠为例,构建方式具体如下:
动物模型构建方式
资料来源:南模生物招股说明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产业链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服务行业上游为生命科学工具行业,包括实验动物、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生物信息等领域;下游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行业,包括科所院校、医药公司、CRO公司等研发活动实施主体。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产业链
资料来源:南模生物招股说明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动物模型行业深度评估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三、全球动物模型行业现状
动物模型全球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据统计,2020年全球动物模型市场规模约为163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增至209亿美元,2015-2023年CAGR约为9.25%。
2015-2023年全球动物模型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南模生物招股说明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服务是动物模型市场的重要领域。按照使用的构建技术,动物模型市场主要对应CRISPR、ES细胞打靶、显微注射、核移植等技术类别。其中,前三类技术对应的为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据统计,2020年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服务市场规模约为110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增至141亿美元,占动物模型服务市场规模约67%;2015-2023年CAGR约为9.34%,规模增速略高于动物模型服务市场。
2015-2023年全球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服务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南模生物招股说明书,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中国动物模型行业现状
中国动物模型市场相对处于发展早期、高速增长阶段。根据Frost&Sullivan测算,以总收入计,中国动物模型市场(不含动物模型相关服务)从2015年的2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6.9%。预计到2024年,中国动物模型市场总额将增长至1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8.1%。
其中实验小鼠是动物模型中最重要品类,2019年中国成品小鼠市场规模约为16亿元人民币,模型定制化服务领域,2019年国内市场规模为4.3亿元人民币,定制繁育服务市场领域,2019年国内市场规模为6亿元人民币。国内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2015-2024E中国动物模型市场规模(不含动物模型相关服务)
资料来源:弗罗斯特沙利文,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动物模型行业竞争情况
从中国市场竞争格局来看,行业集中度不高,但是行业壁垒高。据统计,2019年中国小鼠动物模型定制化服务市场竞争格局CR4为30%,具体情况为:宝奥赛图9.2%、南模生物9.2%、集萃药康6.8%、赛业生物4.8%。
2019年中国小鼠模型定制化服务市场竞争格局
资料来源:弗罗斯特沙利文,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全球模式动物的代表性公司主要有Jackson Laborotary,Charlesriver和Taconic,其中Jackson Laborotary和Taconic主要针对模式动物的相关服务,Charlesriver则以野生鼠为核心业务、基因编辑小鼠为补充,构建了基于动物的一体化动物供应+CRO服务体系。中国动物模型企业有南模生物、集萃药康、赛业生物、昭衍新药等。全球模式动物代表企业介绍如下:
全球模式动物行业代表企业介绍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动物模型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模型玩具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