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分析及前景预测

  从信息的发展历史来看,计算机行业经历了单机互联,到 PC 互联网,再到如今的 移动互联时代,信息化和智能化都经历了跨越式的进步。当前,我们正处于向智能化时 代变革的关键节点,从移动互联过渡到万物互联,面对的不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互联, 进一步的还有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
  目前,在时代逐渐向万物互联变迁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开始爆发,而生物 识别则是其兴起的第一步。当下,行业的硬件和底层技术基石已筑,投资逻辑将逐渐向 应用端过渡。任何行业的兴起,数据收集是第一步。生物识别技术,一方面作为人工智 能时代重要的数据采集工具,是人工智能行业的应用最前端;另一方面,生物识别技术 得益于深度算法的创新和升级,其本身也处于飞速发展中。我们看好生物识别产业的发 展,该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生物识别,是通过高科技手段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人脸、虹膜等和 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目前常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主要 是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静脉识别。不论采用何种技术,完整的生物识别系统流程包括信息采集获取、特征提取、生成 模板和特征比对。
  2015 年 底 ImageNet 大赛中,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使用高达 152 层的神经网络,以绝对 优势包揽图像分类、图像定位以及图像检测全部三个项目的冠军,识别错误率降低至 3.57%,优于人眼的错误率(约 5.1%)。
生物识别系统组成
  2009 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为 34.22 亿美 元,2013 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接近 98 亿美元,2014 年生物识别规模突破百亿美元大 关,2015 年生物识别市场达到 130 亿美元,预计到 2020 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将突破 250 亿美元,CARG 为 14.9%,增速较为稳定。
目前指纹识别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识别技术,指纹识别产品在所 有识别产品中的比例为 58%,占绝对主导地位,人脸识别产品次之,比例为 7%,虹膜 识别产品比例为 6%。IBG 预计到 2020 年,指纹识别市场规模将达到 130 亿美元、人 脸识别 24 亿美元、虹膜识别将达到 16 亿美元。
2007-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亿美元)
 
 
  虽然全国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研究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目前 应用规模和渗透率与欧美市场相差还很大,加之目前行业增速稳定,估计国内未来将有 较大发展空间。
  2010 至 2014 年,国内生物识别市场平均增长率保持在 60% 以上,2014 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为 80 亿元,2015 年全国生物识别市场规模突破 100 亿元,预计 2020 年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 亿元,CAGR 为 24.6%。
  消费级市场提供的是个人或家庭的单体应用,特点是出货量大、单价低、对性 能要求高,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成本;系统级市场则主要是系统级应用,厂商需要有系 统集成能力,核心竞争力是技术和客户资源的获取能力。
生物识别市场划分
  移动市场指纹识别模组需求将一直持续增长并在 2020 年达到峰值 16 亿块,若假设苹果手机在后几年的出货量不变,那么增量全部来自安卓市场。若以 2014 和 2015 年单价 64 元和 39 元每颗计,并假设 16 年起单价分别降低 1/3、1/4、1/5, 则可估算安卓指纹识别模组市场价值,如图所示,我们认为在未来 2 年,市场规模将稳
定增长。
2013-2020年手机指纹识别模组出货量预测(亿颗)
2014-2018年安卓指纹识别模组市场价值预测
  第一阶段生物识别用于内部管理,针对的是员工, 身份识别的流程是需要员工先登记生物信息;而第二阶段生物识别用于对外业务办理, 需要确定的是陌生人身份,这只能通过公安部身份证信息库的照片来确认。此外,人脸 识别拥有其他三种识别方式都不具备的优势:主动识别和远距离,这使得需要用到主动 识别的场景,如视频监控安防只能依靠人脸。

 

本文采编:CY320

推荐报告

2023-2029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2023-2029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分析、投资机会与风险防范、发展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发展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