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2019年经济展望「图」

  一、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指标分析
  2018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089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8%,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173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62953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45773亿元,增长7.7%。
2011-2018年第三季度我国GDP增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5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延续了上半年以来的平稳增长态势。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6.7%,扣除人口总量自然增长因素后人均GDP增速约为6.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与GDP增长基本同步,快于人均GDP增速0.4个百分点。
2011-2018年第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1.0个和0.4个百分点。
2011-2018年第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2018年多个行业迎来“引爆点”
  1、石油天然气发展
  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原油产量14122万吨,同比下降1.7%;原油加工量44034万吨,同比增长5.7%;成品油产量27507万吨,同比增长7.6%;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4185万吨,同比增长5.4%,其中汽油、柴油分别增长6.4%、3.7%。
2012-2018年Q3我国原油产量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8年前三季度,天然气产量11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3%;天然气进口量88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6%;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01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2%。
2012-2018年第三季度我国天然气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新能源汽车发展
  在政策的利好下,2018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72.1万辆,产销逐渐实现平衡,这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量在快速攀升。从各大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来看,比亚迪占据了最大市场份额,2017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了11.4万辆,占比19.17%,市场销量排名全国第一。
2011-2018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另外汽车监管机构要求汽车制造商在未来几年每年需要大幅增加全电动和半电动汽车的销量,其中一条规定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生产比例,若无法达标,则需要购买”碳积分”冲抵。另一条规定针对的是汽车的燃料效率。这些监管政策都是服务于中国设立的宏伟目标:在2030年主导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除了监管以外,到2020年,中国政府将为电动汽车行业提供超过500亿美元的补贴。中国两大动力电池生产商–比亚迪和宁德时代正在积极从韩国和美国招兵买马,增强研发实力。目前中国已建成电动汽车充电桩近20万个。
  目前,深圳市的公交车辆已全部实现纯电动化,下一步则是替换出租车。其他推行”限牌令”的城市也对电动车上牌开了绿灯。过去数年,跨国车企的全球利润增长主要源自中国,它们自然不愿放弃这个利润丰厚的市场。大众汽车承诺将在中国投资一个超过10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开发项目。2019年电动汽车的真实市场需求将大增,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将有望长期主导全球电动汽车市场。
  3、物联网发展
  据相关统计,2012-2017年这6年间全球范围内新增物联网设备连接数超过90亿,且预计2018和2019年将分别新增26亿和31亿。国内据工信部统计,截至今年8月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物联网用户已达到5.47亿,相比2017年末已然翻倍。
2013-2018年8月我国物联网用户数量
资料来源:工信部
  2008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780亿元,2014年达到了6000亿元,2015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7500亿元,2017年则达到12500亿元左右。近几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1-2017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中美贸易情况分析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全年,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6359.7亿美元,增长10.0%。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1303.7亿美元,增长12.8%,占美国出口总额的8.4%,提升0.5个百分点;美国自中国进口5056.0亿美元,增长9.3%,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1.6%,提升0.4个百分点。美方贸易逆差3752.3亿美元,增长8.1%。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运输设备、机电产品、植物产品和化工产品,2017年出口295.1亿美元、250.0亿美元、149.3亿美元和111.9亿美元,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2.6%、19.2%、11.5%和8.6%,变动幅度分别为14.8%、5.3%、-10.7%和15.9%。运输设备中,航空航天器出口162.7亿美元,增长11.6%;车辆及其零附件出口131.8亿美元,增长19.4%。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结构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2017年进口2566.3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50.8%,增长13.4%。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1470.0亿美元,增长14.0%;机械设备进口1096.3亿美元,增长12.5%。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分别居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2017年进口额605.8亿美元、389.9亿美元和253.8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2.0%、7.7%和5.0%,增减幅分别为7.9%、-1.2%和9.2%。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进口市场的60.4%、58.3%和53.3%,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中国产品的竞争者主要来自墨西哥、越南和意大利等国家。中国同时也是美国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和塑料橡胶的首位进口来源国。
2017年美国贸易差额主要来源
国家和地区
2017年1-12月
同比%
总值
-796,172
8.1
主要逆差来源
中国
-375,228
8.1
墨西哥
-71,057
10.4
日本
-68,848
0.1
德国
-64,252
-0.8
越南
-38,320
19.8
爱尔兰
-38,107
6
意大利
-31,640
10.8
马来西亚
-24,583
-0.9
印度
-22,931
-5.9
韩国
-22,887
-17
主要顺差来源
香港
32,470
18.1
荷兰
24,487
3.9
阿联酋
15,682
-17.6
比利时
14,816
-1.8
澳大利亚
14,550
15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全年,美国货物进出口额为38896.4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6.9%。其中,出口15467.3亿美元,增长6.6%;进口23429.1亿美元,增长7.1%。贸易逆差7961.7亿美元,增长8.1%。
  分国别(地区)看,2017年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为2824.7亿美元、2429.9亿美元、1303.7亿美元和677.0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8.3%、15.7%、8.4%和4.4%,增长5.9%、5.8%、12.8%和7.1%;自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的进口额分别为5056.0亿美元、3140.5亿美元、2999.8亿美元和1365.4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1.6%、13.4%、12.8%和5.8%,增长9.3%、6.8%、8.0%和3.4%。美国的前四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墨西哥、日本和德国,2017年逆差额3752.3亿美元、710.6亿美元、688.5亿美元和642.5亿美元,变动幅度分别为8.1%、10.4%、0.1%和-0.8%。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和荷兰,2017年顺差额为324.7亿美元和244.9亿美元,增长18.1%和3.9%。
2017年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
国家和地区
金额
同比%
总值
1,546,733
6.6
加拿大
282,472
5.9
墨西哥
242,989
5.8
中国
130,370
12.8
日本
67,696
7.1
英国
56,329
1.9
德国
53,493
8.4
韩国
48,277
14.1
荷兰
42,230
6.4
香港
40,024
14.7
巴西
37,077
23.2
法国
33,582
7.9
比利时
29,911
-6.8
新加坡
29,753
11.3
台湾省
25,754
-1.1
印度
25,700
18.7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2017年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口额
国家和地区
金额
同比%
总值
2,342,905
7.1
中国
505,597
9.3
墨西哥
314,045
6.8
加拿大
299,975
8
日本
136,544
3.4
德国
117,745
3.2
韩国
71,164
1.8
英国
53,075
-2.2
意大利
49,963
10.4
法国
48,888
4.7
爱尔兰
48,844
7.3
印度
48,631
5.7
越南
46,483
10.4
台湾省
42,492
8.3
马来西亚
37,409
2.1
瑞士
36,002
-1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中国在2015、2016年连续2年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时下降。2017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出口额增加,而基础设施投资等坚挺的内需推高了进口额。贸易收支顺差降至4225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7%。
  在出口方面,个人电脑、手机和玩具等表现强劲。在进口方面,半导体进口增加,同时原油、天然气和铁矿石等资源进口也大幅增加。
2017年美国对中国主要出口商品
商品类别
2017年1-12月
同比%
总值
130,370
12.8
运输设备
29,511
14.8
机电产品
25,000
5.3
植物产品
14,932
-10.7
化工产品
11,189
15.9
矿产品
10,040
163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8,867
6.8
塑料、橡胶
6,371
14.4
贱金属及制品
6,021
14.9
纤维素浆;纸张
4,322
1.9
木及制品
3,202
25.7
活动物;动物产品
2,454
19.3
纺织品及原料
1,805
33.3
食品、饮料、烟草
1,403
-35
皮革制品;箱包
1,270
-2.6
贵金属及制品
1,179
98.5
其他
2,804
7.9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2017年美国对中国主要进口商品
商品类别
2017年1-12月
同比%
总值
2,342,905
7.1
机电产品
693,168
8.4
运输设备
324,813
3.1
矿产品
200,923
26.4
化工产品
196,765
0.9
贱金属及制品
128,256
20.5
纺织品及原料
109,904
0.4
家具、玩具、杂项制品
100,258
5.8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
91,119
6
塑料、橡胶
78,872
8.2
食品、饮料、烟草
62,776
5.2
贵金属及制品
59,121
-10.9
植物产品
44,592
6.1
活动物;动物产品
31,383
6.9
鞋靴、伞等轻工产品
30,855
0.9
纤维素浆;纸张
23,083
1.6
其他
167,017
5.2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从对美贸易来看,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2%,达到4297亿美元,进口额增长15%,达到1539亿美元。大豆、飞机、原油和天然气等的进口额增加,但同时在美国经济强劲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产品等的出口额也迎来增长,对美贸易顺差扩大。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巨额对华逆差视为问题,正在通过反倾销税等措施加强对华施压。
  2018年12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达成“休战”协议,特朗普表示美国明年1月1日不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产品加征更多关税,双方还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加紧磋商,中方则将扩大购买美国产品,以缓解双方的贸易不平衡。虽然白宫的声明称,美方是否额外加征关税还要看此后90天内双方的谈判情况,但国际媒体上大都呈现出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通过这次重要会晤,两国元首为妥善解决中美间存在的问题、推动中美关系发展作出了规划,指明了方向。
  四、2019年中国经济展望
  1、中美贸易摩擦将导致经济下行
  2018年去杠杆等国内偏紧政策是拖累经济增长放缓主因,而2019年最大的下行压力可能来自于美国加征关税和贸易战相关的不确定性。预测从2019年1月开始,美国将把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的关税税率从10%提高至25%(此前已对500亿中国产品加征25%关税)。此外,美国还可能把加征关税范围扩大到所有中国进口商品。
  估算美国对中国2500亿产品加征25%关税,可能拖累2019年GDP增速0.8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出口走弱带来的第一轮直接影响可能拖累GDP增速0.5个百分点。贸易战还会导致全球需求放缓,负面拖累企业利润和员工工资,并进而分别影响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估算上述第二轮间接影响将拖累GDP增速0.3个百分点。就业方面,出口增速放缓可能直接导致2019年损失50-120万个就业机会。但随着贸易战对投资和消费的溢出效应扩大,影响的就业可能远大于上述估算。此外,中国对自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不过全面下调进口关税应可以大致抵消其拖累。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加征关税最严重的负面影响可能是通过不确定性和全球供应链的逐步转变影响企业投资和就业。全球供应链上对美国出口相关的部分生产活动可能离开中国、而部分针对中国市场的新产能可能转移至中国。这些长期影响很难准确量化,但是预计未来几年的GDP潜在增速将面临下行压力。
  2、政策放松抵制经济下行压力
  预计中国会继续加码政策放松,从而部分抵消贸易战带来的负面冲击,因此2019年GDP增速放缓至6%、2020年持稳于6%。未来几个月随着贸易战的冲击显现出来,宽松政策还可能进一步加码。最重要的政策可能是提振基建投资,此外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负也能支持增长。预计2019年净出口将负面拖累GDP增速0.5个百分点、2020年拖累幅度会小幅降低;基建投资增速将明显反弹至10%以上,而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转弱;消费实际增速放缓0.5个百分点左右至6.7%。消费走弱主要来自收入增速放缓、房地产销售下跌,以及部分出口相关行业失业显现,而个税改革和其他促销费的政策可以部分抵消其下行压力。
  目前为止政策宽松的影响比较有限。自7月底以来,政府出台了诸多放松政策和促增长的措施。央行多次降准、并增加了流动性投放;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对PPP项目的清理严审告一段落等,以支持基建投资;资管新规实施细则发布、较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略有放松,近几个月影子信贷跌幅收窄,整体信贷条件有所改善;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出台等。目前为止,这些措施还未对经济活动产生明显影响,这是因为政策放松力度仍较为温和,而且政府依然警惕新的刺激政策可能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带来的副作用。此外,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管控依然偏紧、且对环保和影子信贷等相关的政策限制依然存在,因此政策放松对信贷和经济活动的传导时间似乎比平常更久。
  3、2019年基建投资将增加
  2019年基建投资有望再次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速从今年的2%反弹至10%以上。预计明年财政预算赤字将小幅攀升至GDP的3%,地方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扩大(再提高5000亿-7000亿元至1.8-2万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将有所增加,这些均应有助于支撑基建投资。此外,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严格管控小幅放松、决策层释放更有力和更清晰的宽松信号,都可以促使地方政府和银行加快行动。政策放松力度可能从2018年12月起开始加大,但预计大部分政策效果会在2019年二季度开始显现。
  2019年新增减税规模可能达GDP的1%以上,但乘数效应可能有限。2018年企业减税降费和个人所得税减税共1.3万亿,其中部分措施在2019年生效(如个税改革的抵扣项)、或在2019年进一步延续减税效果。此外,据报道,财政部在考虑进一步降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企业缴纳的社保费率也有可能进一步降低。2019年整体新增减税规模可能超过GDP的1%。降低个人所得税会利好中低收入家庭,并有助于提振中低端消费。下调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可支撑企业利润,但在经济前景疲弱的情况下,企业不太可能因此而增加资本开支,因此其乘数效应相对有限。如有新的减税措施,最早可能在12月中旬公布,并在明年3月两会后出台具体方案。
  4、货币政策放松,信贷市场反弹
  预计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整体信贷增速有望温和反弹。虽然央行反复强调货币政策要“稳健”,但预计2019年央行还将多次降准以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因此,虽然央行应不会下调基准存贷款利率,但市场利率或将小幅下行,预计2019年底7天回购利率(DR007)降至2.4%、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 3.3%。预计整体信贷增速(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剔除股票融资ABS贷款核销+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将从2018年的10.5%反弹至11%左右。银行贷款可能保持强劲,最近的政策放松可能推动对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改善。影子信贷在2018年大幅收缩,2019年可能企稳或小幅扩张。新增地方政府债券的总发行量可能上升至2.8-3万亿元。
  通胀压力应较有限。虽然我国已经陆续上调了大豆等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且人民币贬值可能会推高进口成本、带来输入性通胀,但经济增长放缓、劳动力市场承压会抵消前者的影响。油价、食品(特别是猪肉)价格可能高企,但预计2019年和2020年整体CPI将放缓至2%和1.8%。另一方面,随着内需下滑、供需关系缓和,明年PPI可能降至1.8%左右。
  供给侧改革措施的潜在收益可能也会低于以往。
  在政策刺激之外,中国还会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鉴于存在各种限制因素,政府可能会越来越依赖于通过改革开放来实现其增长目标。例如,在贸易战的背景下,政府加码了减税降费、进一步开放国内产业和金融市场、加强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并提高了出口退税。而在市场情绪低迷之际,决策层对民营企业表达了坚定且明确的支持,承诺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包括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计划进一步对企业减税降费。若这些政策都能顺利出台,应有助于在外部冲击的背景下释放中国的增长潜能。
  5、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
  2019年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贬值压力。首先,随着加征关税和贸易战相关不确定性影响出口,预计2019年货物外贸顺差占GDP比重将降至2.8%,年度经常账户顺差可能将消失、甚至可能出现24年来首次逆差。其次,境内外利差也会不断收窄。再加上贸易战相关不确定性,人民币贬值预期可能会加剧,并导致资本外流规模增加。此外,中国为对冲贸易战影响而出台的宽松政策力度越强,经常账户逆差规模可能也会更大,外部平衡恶化的速度也会越快。
  尽管传统的政策刺激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但我们仍认为央行不会主动引导人民币大幅贬值,以对冲关税影响、提振经济增长。贬值的确可以有助于缓和加征关税的不利影响,但无法完全抵消贸易战对宏观经济、特别是对部分行业的冲击。贸易战不确定性加剧还会导致企业削减或转移投资。此外,人民币大幅贬值会削弱市场信心,并导致资本恐慌性外流,威胁国内金融系统稳定性。最后,我们认为中国对来自美国的政治压力依然较为敏感,可能会希望避免在金融领域发生潜在冲突。
  在全面贸易战的情形下(即美国对所有的中国进口品加征25%或更高的关税),或者如果美元较当前水平进一步明显走强,预计到2019年底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更大、可能达7.5左右。另一方面,若中美贸易战缓和,且/或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明显走软,则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会维持在7左右。
  6、房地产市场下跌
  预计2019年房地产销售下跌4-6%、2020年再下跌0-2%。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曾明显提振了2016-2017年房地产销售增长,但预计未来其对销售增长的贡献明显下降,成为2019年房地产销售走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果2019年棚户区改造总目标降至500万户(2018年为580万户)、且货币化安置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估算这会拖累商品住宅销售约5个百分点。此外,出口增速下滑、贸易战相关不确定性及人民币贬值预期都有可能拖累房地产市场情绪。不过,任何流动性和信贷政策放松都可能会间接提振房地产市场。
  另一方面,目前库存水平较低,明年房地产新开工和投资都有可能相对平稳。在近几个月的强劲增长之后,年初以来房地产新开工同比增长16%。年初至今的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10%,这基本上是由土地购置费的强劲增长拉动,而非购地的房地产投资活动同比下跌。鉴于今年开发商的信贷收紧,开发商可能会加快开工以获取贷款,因此新开工数据可能因此被推高。综合考虑到库存较低、且房地产销售常常领先于其他指标,预计2019年新开工小幅下跌0-2%,而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至2-4%。2020年,新开工跌幅可能扩大,投资也可能进一步走弱。
  随着整体GDP增速放缓,2019年消费增速可能小幅下行、2020年有望企稳。出口走弱将拖累就业和居民收入,不过基建相关的支持政策和陆续实施的个税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前者的影响。随着市场情绪和居民收入走弱,消费者信心有可能下降,而目前消费信贷监管偏紧、居民杠杆已大幅攀升,可能会放大消费者信心走弱的影响。
  即便如此,消费增长仍会比较稳健,消费升级的趋势也应可以延续,不过步伐可能放缓。未来几年居民收入持续增长(5-7%)、信贷可得性不断改善、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保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都应可以支撑实际消费保持6-7%的增长。下行风险将主要来自全局性贸易战爆发和/或房地产市场显著下行。即便如此,随着更多低线城市消费者有能力购买更好的产品,养老、旅游、休闲等领域的软硬件设施完善,居民增加休闲和服务领域消费,我们预计消费升级仍将是一个长期趋势。
  7、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随着中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先行者,有可能在中国下一轮增长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粤港澳大湾区由广州、深圳、香港及周边城市组成,总人口超过7000万,人均GDP逾2万美元。多家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初创企业和大型企业总部坐落于此,全球领先的软硬件能力和深厚的国际金融资源汇集于此。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大湾区也需要大量的高技术蓝领和白领,这种需求推动着当地工资水平不断上升、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和高自动化转型。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该地区的人口增长率超过中国其他省份,平均年龄比东北地区低5岁,人口抚养比接近10%。尽管中国其他地区的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但由于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大湾区的人口红利仍然充足。当地各级政府也纷纷通过允许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地学校入学、纳入当地社保等努力希望留住这些外来人员。2019年我们将看到大湾区各地政府能否将本地的成功经验推广到整个区域。如果能够实现,大湾区将对人才、投资者和企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创造21世纪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本文采编:CY237

推荐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江西省经济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2023-2029年中国江西省经济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分区域投资环境分析、主要经济开发区介绍、投资优势分析、投资分析前景预测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