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发病情况及控制前景展望「图」

一、血吸虫病概述

血吸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寄生虫病,主要由裂体吸虫寄生引起,目前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美等洲的73个国家。根据其入侵人体后寄居的组织不同,临床将其分为肠血吸虫病和尿路血吸虫病两种类型,其中肠血吸虫病主要由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引起;尿路血吸虫病由埃及血吸虫引起。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流行的主要是日本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的类型

血吸虫病的类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日本血吸虫病是指患者因皮肤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导致主要以虫卵沉积于肝脏、肠道等组织而引起的虫卵肉芽肿病变。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人体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与疫水接触受染,急性期常伴有发热、腹泻、腹痛、脓血便、腹胀等不适。

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特征

日本血吸虫病的主要特征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抗寄生虫病药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二、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现状

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种对全球公共卫生有着重大影响的传染病,曾广泛流行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地形地貌、钉螺生态及流行病学特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主要可分为平原水网型(简称水网型)、山区丘陵型(简称山丘型)及湖沼型。

中国血吸虫病地理分布

中国血吸虫病地理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血防工作至今已有70年的历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防控技术和水平的提高,中国的血吸虫病防治(简称“血防”)策略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80年代早期,以灭螺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20世纪80年代中期-2003年,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2004年以来,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演变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中国血吸虫病发病及死亡情况

从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情况来看,近三年来全国钉螺控制效果较为稳定,血吸虫病疫情整体显著下降,血吸虫病发病数量显著减少,发病率逐年降低,2018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数为144例,同比2017年减少了1042例,其中2019年1-7月份血吸虫发病数为153例。

2012-2019年7月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情况

2012-2019年7月中国血吸虫病发病情况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我国血吸虫病防治进程不断推进,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以来中国血吸虫病死亡下降为零,2015年以来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已全面向传播阻断乃至消除迈进。

2012-2019年7月中国血吸虫病死亡情况

2012-2019年7月中国血吸虫病死亡情况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5-2018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走势

2015-2018年中国血吸虫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走势

资料来源:疾病预防控制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中国血吸虫病控制展望

经过近70年的防治袁血吸虫病患者数量显著下降,中国血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17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浙江、上海、广东、广西、福建达到传播消除标准,四川省达到传播阻断标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达到传播控制标准。

此外,在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平台的推动下,我国血吸虫病重点防治省份均开展了本省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建设工作,实验室硬件得到明显改善、血吸虫病检测工作日趋规范,为我国血吸虫病消除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作为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原则,在政府主导下有关部门互相协作、社会群众参与、联防联控方能奏效。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但消除血吸虫病仍面临一些挑战,受钉螺孳生环境复杂且分布较广、传染源种类众多等因素的影响,加上血吸虫特有的生活史和血吸虫病传播特点,血吸虫病传播危险环境尚未彻底改变,中国要实现全面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的任务仍然艰巨。

随着科技创新的大力发展,血吸虫病及钉螺控制也将迎来历史性机遇。在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的形势下,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农药及新的植保技术将出现重大进展。灭螺药物研究和应用仍将是一项重要课题,应加强对灭螺药物使用的管控,严格规范使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逐渐减少对药物灭螺的使用和依赖,未来灭螺药物及应用研究应主动瞄准科技发展新动态、加强筛选研究、挖掘新的高效低毒灭螺药物。

本文采编:CY344
下一篇

2019年中国猩红热主要特征、发病数、死亡数情况及防控措施分析「图」

猩红热是唯一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的乙类法定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中国猩红热发病疫情再次回升,2018年我国猩红热发病发病数达78864例,同比2017年增加了4495例,2019年1-7月猩红热发病发病数为48516例。但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提高,2016年以来我国并无因猩红热死亡病例发生。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