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运行报告分析,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将日趋多元化「图」

一、智慧城市行业定义及概述

智慧城市主要指利用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实现物联,对城市运行核心的系统进行感测,实现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系统完全连接融合,将整个数据整合城市运行图,提供智慧化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企业和个人做好智慧城市发展科技业务创新工作,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模式。

智慧城市的兴起,是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发展方式的变化。ICT技术革命带来的网络联通、数据爆炸、计算机与云端处理能力的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城市感知、联系、应对内外部变化的模式发生改变,形成适用于基础设施、城市服务、交通管理、智能建筑、商业服务等领域的城市应用。

在国际上,对智慧城市的理解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IBM、思科等技术公司主导的技术驱动阶段,以工具式的技术集成方案为主要成果,典型代表包括韩国松岛、马斯达尔U-city;第二阶段是以波士顿、巴塞罗那等先驱性城市为主导的城市主导阶段,以解决城市具体问题的创新应用为主要成果,典型代表包括波士顿New Urban Mechanics计划、巴塞罗那的智慧创新平台;第三个阶段是多方参与的创新共享阶段,以高度互动和持续的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为主要成果,典型代表包括新加坡的智慧国家、首尔的共享城市。

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阶段分析

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阶段分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智慧城市发展环境分析

1、政策环境

在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力量推动下,2012年12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两个文件,开始试点城市申报。截目2018年底,国家发布的智慧城市领域相关政策性文件共计17项,地方性的政策法规性文件16项。一系列支持智慧城市发展的国家、地方政策陆续出台,全国多个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发展规划。相关政策的出台与落地为智慧城市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4-2018年我国部分智慧城市相关政策分析

2014-2018年我国部分智慧城市相关政策分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社会环境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的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量,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从加速增长转向减速增长,201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9.58%,相比2011年提高8.3个百分点。

2011-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进程

2011-2018年中国城镇化率进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一方面中国仍处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接近70%-80%的城镇化成熟状态,仍然有3-4亿人需要进城;另一方面,存量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越来越成为城市的核心关注点,曾经只有少数大城市才需要面对的拥堵、污染、安全、管理等问题,也将成为大多数城市都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城市系统复杂度提升、需求多样化程度提高,要求城市运转更加高效、管理更加精细,这都为智慧城市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空间,也部分解释了中国的智慧城市数量众多、需求巨大的原因。

此外,互联网、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也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截止2018年12月底,我国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8.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六成。

2011-2018年中国网民规模统计图

2011-2018年中国网民规模统计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技术环境

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带来了新的底气。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先后成熟,并在中国快速普及、商业化,进入成熟阶段,使利用技术解决城市问题的成本大幅下降,使发展智慧城市和落地智慧应用的成本不断降低,收益不断增加,真正让智慧城市具有了实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遥感技术是智慧城市“六个一”建设理念(即一个体系架构、一张天地一体栅格网、一个通用功能平台、一个数据集合、一个城市运行中心、一套标准)中,“一张天地一体化的城市信息服务栅格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具有空间覆盖广阔、快速高效、信息丰富等特点,是城市空间信息的动态采集与监测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数据已经具有明显的大数据特征,遥感进入大数据时代。中国卫星遥感获取数据技术不断成熟,取得新的进展。中国气象局与国防科工局联合发布了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获取的首批图像与数据,标志着中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成功实现了升级换代,并成功发射“风云三号04星”,成为国际上最先进的宽幅成像遥感仪器之一。截止2018年底,我国遥感卫星发射数量达40颗,比2017年增加了19颗。

2011-2018年中国遥感卫星发射数量情况

2011-2018年中国遥感卫星发射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目前,中国也成为世界上在轨气象卫星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国家,全方位提供气象、海洋、林业、农业等应用领域的观测信息。中国自主研制的“高景一号”(SuperView-1)01/02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成功接收了全球范围内的影像,标志着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制的0.5m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正式具备运营能力。

三、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自住建部2012年底启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项目以来,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8年底,中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经接近800个(其中部分城市有重叠)。

2012-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

2012-2018年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政策红利的进一步释放,智慧城市产业规模将会迎来快速增长。目前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从在建数量来看,中国以500个试点城市居于首位,智慧城市由概念规划期进入项目建设落地期。自2010年以来全国智慧城市投资额保持年均14.81%的复合增长率, 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规模增长接近8万亿元,同比增长31.7%。预计2019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突破10万亿元,到2022年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将达到25万亿元。

2017-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7-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3-2018年期间,由各地方政府委托的智慧城市项目的中标数量从12个激增到162个,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5%。华东、华北、华中南等沿海发达地区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集中区域。

2018年我国地方政府分区域智慧城市项目中标数量(个)

2018年我国地方政府分区域智慧城市项目中标数量(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智慧城市细分市场发展现状

1、智慧政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就是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府管理理念和社会治理模式进步,使政府服务科学化、便民化、智慧化。目前,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推动智慧政务。

2017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对于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集约创新和高效发展,形成满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政务信息化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约为3134亿元,同比增长15.1%。

2011-2018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情况

2011-2018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同时,一些城市积极地进行智慧政务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如银川市推进实体政务服务大厅与网上市民大厅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进行政审批全程电子化、网络化,促进“不见面,马上办”式审批全面提速;建立起“24小时不打烊”自助便民服务体系,通过多端口、多渠道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多领域、自动化“不见面”的政务服务。合肥市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会,依托市级大数据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和资源整合共享,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数据信息;已经建成市级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平台,汇集了50家单位、161个业务系统、15.5亿条数据信息;完成市级平台与省级平台对接工作,实现了省级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支付功能调用,确保省、市平台之间政务服务事项的实时下发和市级全过程办件信息的实时上报。

2、智慧城管

智慧城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进一步合理运用城管信息技术,会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和环境的检测指标,推进辅助城市进行管理。智慧城管是基于物联网总体架构,自下向上分为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应用层,同时建设安全保障体系、标准规范体系作为支撑。通过智慧城管大数据平台建设,可以整合城市管理资源,规范城市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借助于城管地图,实现科学部署和智能指挥,满足对城市全天候、无缝隙、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其采用“万米单元网格法”实现城市部件和事件的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类城市问题,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智慧城管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进一步合理运用城管信息技术,会不断提升城市经济和环境的检测指标,推进辅助城市进行管理。

近年来智慧城管进展分析

近年来智慧城管进展分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智慧交通

尽管近年来中国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设施有较大改观,但依然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大多数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系统不健全,交通管理设施缺乏。各地建立的交通控制中心,大多只是实现了监视功能,远没有发挥控制功能。此外,老旧居住区在设计时未能充分考虑机动化发展的需求,新建小区对居民停车需求估计不足,老公共建筑公共停车位严重不足,新建公共建筑的地下停车库利用又不到位。

智慧交通方案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全面感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交通运载工具的建设状况,通过动态数据采集分析、拥堵点精准治理、交通指挥统一调度,监控整个交通的运行情况。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结合,充分挖掘和利用信息数据的价值,盘活现有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评价、决策,服务于交通部门的管理与决策。

智慧交通的主要实践案例

智慧交通的主要实践案例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4、智慧医疗

近年来,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各级政府与医疗机构大力提倡医疗信息化与分级诊疗,如电子健康记录和电子病历(EHR/EMR)、其他医疗IT系统(HIT)或基础设施。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居民的整体医疗健康服务仍待提高。“互联网+医疗”成为医疗服务发展的新契机,智慧医疗的提出和实践顺应了新医改对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智慧医疗通过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加强医疗信息系统的纠错和容错能力,实现数据防伪溯源;运用其智能合约,有效保护病人隐私。如通过代码的开源和非开源结合联盟链、公有链、私有链的选择维护用户数据安全,并生成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病历、检验报告等。还可以通过物联网不断从视频和音频设备实现对病患生理数据的监控与收集,结合云计算强大的数据存储、处理能力,能够为护理人员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数据信息。

智慧医疗的典型实践案例

智慧医疗的典型实践案例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5、智慧物流

智慧物流利用区块链搭建高度共享的智慧物流平台。区块链技术能够极大促进互联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平台安全性、保密性,建立平台社会公信力,解决现代货运物流平台中的交易信任问题,还可以帮助物流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通过打造物流数据应用平台,建立数据库,使用数据挖掘等技术筛选有效客户信息,并将信息共享给商务企业、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等,使整个供应链能够根据信息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

智慧物流的典型实践案例

智慧物流的典型实践案例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智慧城市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以地方政府债券与市场化方式实施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急剧增加,2018年受PPP相关政策收紧的影响,总额有所回落。2018年我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6万亿元,2019年1-10月份全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达51.1亿元,同比增长5.2%。

2013-2019年10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2013-2019年10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即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该会议还称,随着当前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型基础设施具有无穷的发展空间与投资潜力,将大大推动新的经济动能和传统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在未来一段时间为我国经济的内生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新型基础设施”并不是一个突然出现的概念,它是智慧城市概念的外延与深化。智慧城市强调的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各类通信终端融合,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以采用PPP模式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为例,根据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的数据,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入库项目9036个,扣除掉以传统基建为主的智慧园区项目,真正的智慧城市项目只有113个,实际占比仅1.25%。PPP有例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成交各类政企合作项目10032个,其中智慧城市项目为276个,实际占比仅2.75%。

2018-2019年我国PPP管理库累计项目数变化

2018-2019年我国PPP管理库累计项目数变化

资料来源: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六、我国分区域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宁波、深圳、杭州等主要省市纷纷将其提升到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给予人才、资金、行政协调上的支持。随着智慧城市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各级政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智慧城市行业整体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1、北京市智慧城市发展

早在1999年,北京市就提出建设“数字北京”,其实质是推进信息化在城市管理各领域更广泛的应用,并最终建立一个完善的数字信息体系。基于此,近十年来,北京市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等方面均有所提高,“数字北京”建设目标基本完成。2012年3月,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改善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运营效率,北京市政府提出建设“智慧北京”,逐步将现代信息技术更广泛深入地应用到城市运行管理中来。

2011-2018年北京市智慧城市发展政策及规划分析

2011-2018年北京市智慧城市发展政策及规划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智慧城市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2、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从各权威研究机构对全国各省市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评估结果来看,上海均名列前茅。

上海市智慧城市进展分析

上海市智慧城市进展分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要求、“上海2035”总体规划布局以及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要求,“智慧上海2035”的目标愿景为“智汇于城、智惠于民”。

3、深圳市智慧城市发展

深圳是首批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2015年深圳提出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城市的新目标,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标杆。根据要求,深圳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编制了顶层设计方案《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开展了政策措施和标准规范制定工作。至此,深圳开启了加快建设国家新型智慧城市的步伐。

目前深圳已初步建成“一厅一线一卡一证一平台一门户”电子公共服务体系,统一对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包括统一的电子公共服务门户、网上办事大厅、“12345”服务热线、数字证书“一证”通用体系和移动信息惠民服务平台。深圳以信息共享为支撑,推进公共服务改革创新。目前,深圳市涌现出很多国内领先的创新案例,如率先实现商事主体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章许可证和社保登记证的“五证合一”,且实现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理;公安户政九类二十一种户籍业务可在全市任意同级窗口办理,为全国首创。

根据《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16-2020年)》,深圳将力争到2020年构建起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形成高效便捷、无处不在的信息服务。其目标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通过建设五大体系、十大工程,实现“五个一”发展目标,成为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标杆。

七、智慧城市发展前景展望

城市具有高密度的人口、快速迭代的市场和复杂多样的应用场景,能够催生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是科技企业延长产品线,整合技术、资金、业务、市场的最好舞台。从IBM的“智慧星球”开始,科技与互联网行业对城市的探索从未停止,微软的“城市计算”、谷歌的“未来城市”、阿里的“城市大脑”、百度的“AI+城市”……科技巨头在城市领域的布局体现了智慧城市的商业和战略价值。

中国的城市数量众多,流量巨大,是科技创新的理想试验场。移动互联网与新的商业模式的结合使中国的智慧城市市场空间远超其他国家,有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科技创新领域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本文采编:CY237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2024-2030年中国重庆市两江新区智慧城市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主要包括建设基础设施与架构研究、案例分析、重点企业发展分析、投资及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