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计算机
相关观点、报告、数据、资讯
新方法成功模拟特定容错量子计算
量子计算机通往实用之路的一大障碍是纠正计算中产生的错误,人们需借助传统计算机对量子计算进行模拟验证,但这一任务极其复杂。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一种新方法,能够模拟特定类型的容错量子计算,攻克了该领域长期存在的一项技术难题。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评
低温下精准控制量子比特的芯片问世,助推量子计算迈向实用化
量子计算机要真正实现大规模实用化,关键在于如何稳定、精准地控制海量量子比特。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团队在这一方向取得重要突破。他们开发出一种低温下实现精准控制的芯片,有望将芯片上的量子比特数量从目前的几十个扩展到百万量级。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2025-2031年中国量子计算机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量子计算机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分析、相关研究机构分析、前景及趋势预测、投资机会与防范等内容。
2025-2031年中国量子计算机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量子计算机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下游应用生态需求潜力分析、代表性企业分析、运行数据监测、趋势前景及发展策略建议等内容。
多能级量子系统纠错首次实现
美国耶鲁大学和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首次实现对多能级量子系统的纠错,使系统性能超过了当前最佳的未纠正方案,成功突破了“盈亏平衡点”。该成果为更高效的量子信息处理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量子计算机解开“绳结”数学难题
量子计算机在解决拓扑学难题上展现出巨大潜力。据英国《自然》网站日前报道,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Quantinuum公司研究人员在arXiv网站发布预印本论文称,他们可利用量子计算机H2-2根据拓扑特性区分不同类型的绳结,且速度可能超越经典计算机。
低能耗自旋波信息传输技术实现,有助推动下一代计算系统伊辛机发展
瑞典哥德堡大学研究团队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上发表了室温下实现低能耗自旋波技术的重要研究成果。他们证明信息可以利用复杂网络中的磁波运动进行传输,这有望成为量子计算机的低能耗替代方案,也为下一代伊辛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魔法波长光镊”实现分子长时量子纠缠
英国杜伦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利用精确控制的光学陷阱,即“魔法波长光镊”,创造了一个高度稳定的环境,成功实现了分子间的长时间量子纠缠,为研究量子计算、传感和基础物理学开辟了新途径。这一突破是量子科学领域一系列进展中的最新成果,标志着在利用分子开发复杂量子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
“量子冰箱”可高效重置量子比特,有助计算过程减少错误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与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量子冰箱”,可高效重置量子比特,并利用“冰箱”组件间的热流作为动力源,保持低温工作环境。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物理学》杂志上,为下一步研制可靠的量子计算机铺平道路。
2024-2030年中国量子计算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量子计算机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企业分析、相关研究机构分析、前景及趋势预测、投资机会与防范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