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电化学储能是目前主流的储能装机技术方案「图」

一、储能产业成本

储能系统中电池成本占比最高,其次为PCS(储能变流器)、EMS(能量管理系统)和BMS(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系统成本中电池占比最高,达到了60%,其次是PCS、EMS和BMS,占比分别为20%、10%和5%。

中国储能电站行业成本构成

中国储能电站行业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通过对成本的解析可以看出,电池的占比最大,同时技术壁垒相对最高、最成熟,是该产业链中最大的受益者。在PCS领域,因为其技术与与光伏逆变器无本质差别,目前看来较为成熟,先发优势明显,龙头几乎延续了光伏逆变器的的行业地位,竞争格局也比较稳定。BMS行业中存在少数独立的第三方,不过因为BMS需要与电池参数呈现对应关系同时强调算法和芯片能力,预计该环节会被电池龙头企业所占据。EMS是指对电网进行调度,特别是加入储能之后,电网的调度会发生极大的改变并且该环节涉及能源安全存在很高的资质壁垒,国内尚未市场化,目前国内主要玩家均属国网系。系统集成环节目前专业化程度和技术含量都较低,竞争非常的激烈,差异化的服务是竞争的核心。

储能系统各环节

储能系统各环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储能行业现状

当前国内外主要运行的储能项目仍以抽水蓄能为主,截止2020年抽水蓄能在全球储能的装机占比高达89.3%,其次则是电化学储能,占比达9.2%,在电化学储能中又以锂离子电池为主,占比高达88.8%。电化学储能从累计值来看虽然不多,不过在2020年新增储能装机中,电化学储能装机占比却高达近 73%,是目前主流的储能装机技术方案。

2020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分布

2020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通过对多种储能技术的对比与技术成熟度来看,目前电化学储能当中的锂电池储能综合性价比最高,这也是锂电池顺理成章成为当下储能主流方案的主要原因。不过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目前有其300Wh/KG的理论瓶颈,相对氢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极限仍存在不少差距,所以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氢会是储能的最佳方案。所以储能技术方面当下期看锂,远期看氢。

不同储能技术路线对比

不同储能技术路线对比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储能锂电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电化学储能区域分布

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从2014年的893.5MW上升到了2020年的14247.3MW,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48.5%,其中2018年的增速甚至达到了120%以上。此外到2020年电化学储能装机集中程度很高,中美欧日韩澳六大区域的电化学储能装机合计共占全球装机的95%,其中中国和美国占比最高,分别为33%与30%。

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分布

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分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储能行业相关政策

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针对储能制定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各国对储能技术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大多数国家都将储能技术定位为支撑新能源发展的战略性技术,为储能产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相关计划、投资与补贴政策。

全球主要国储能政策梳理

全球主要国储能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从“十二五”开始布局到“十四五”开局的10年之间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储能产业的政策。政策横跨储能产业的技术验证期、示范应用期、商业化初期在到当前的产业规模化发展期,对储能行业的发展进行了长期且具有针对性的扶持。2021年青海省出台的《关于印发支持储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是国内首个地方储能补贴政策,在2021年7月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更是明确指出了3000万千瓦的储能发展目标。

中国储能重要政策梳理

中国储能重要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华经产业研究院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对储能行业的数据进行挖掘、整理、加工、分析和展示,为客户传递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并对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及趋势进行专业的预判,为客户的经营决策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欲了解行业具体详情可以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研究报告《2021-2026年中国储能用蓄电池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1254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储能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储能行业发展潜力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主要企业经营分析、发展预测与建议、观点与研究结论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