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渣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图」

一、钢渣概述

钢渣是在钢铁冶炼过程中转炉、电炉等设备排放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约为粗钢的15%~20%,主要化学成分为钙、镁、硅、铁、铝、锰等氧化物,主要矿相为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钙镁橄榄石以及RO(金属氧化物)相,还有少量游离的金属铁、氧化钙等。钢渣成分及各组分含量与生产单位的工艺和设备有关,不同冶炼方法和设备产出的钢渣具有较大差异。

国内钢渣一般的处理方式为企业内部回收循环、用于路基材料、制作钢渣砖、处理废水等低附加值利用,不但利用率低,而且会造成二次污染。钢渣堆积会占用大量土地,造成水源污染等问题,对当地生态发展和资源再利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国内钢渣资源化利用情况

国内钢渣资源化利用情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钢渣的高附加值利用是近年来钢渣利用研究的热点。该类研究针对钢渣含有多种有价组分的特点,将其材料化制备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如利用其烟气脱硫、制备新型水泥等。这类研究将有效拓展钢渣高附加值利用的途径,大大提升其利用的附加值。

钢渣高附加值利用情况

钢渣高附加值利用情况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钢渣行业相关政策

进入“十三五”,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把冶金渣,特别是转炉钢渣、电炉钢渣的综合利用作为重点,并对大宗固体废物的开发利用所涉及的新工程项目给予资金支持,评选各种示范企业和工业园区建设,产业政策也都在向钢渣开发利用行业倾斜。

中国钢渣行业相关政策

中国钢渣行业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钢渣处理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三、钢渣行业发展现状

2020年中国复工复产及时迅速,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钢铁产业作为经济风向标反映着一年来我国复工复产的努力。2020年中国钢铁生产保持平稳,产量继续增长。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10.53亿吨,同比增长5.2%,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粗钢产量的不断上升,作为炼钢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钢渣产量也随之上升。

2011-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变化情况

2011-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随着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钢铁产量的不断上升,钢渣产量也在不断上升。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钢渣产量已经达到1.6亿吨,同比上升7.38%。

2011-2020年中国钢渣产量变化情况

2011-2020年中国钢渣产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我国环保政策压力下,我国钢铁企业积极推动清洁生产,鞍钢、宝钢、唐钢等大型钢企都设置了专门的钢渣处理厂,加大钢渣处理并开始改革钢渣处理方法,提升钢渣利用率。根据数据显示,2011-2020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钢渣利用率不断上升,2011年为95.78%,2020年全年中钢协会员企业钢渣利用率达到了99.09%。

2011-2020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钢渣利用率

2011-2020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钢渣利用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钢渣行业发展趋势

(1)从国内外钢渣应用情况可知,钢渣资源化利用呈现多元化趋势,各国结合钢渣实际成分和性能等情况,开发了独具特色的钢渣产品。日本主要将钢渣应用于复合路基料、海洋领域、净化材料和工业化肥等,欧洲将钢渣应用在建筑材料、废水处理和填料处理等行业。

(2)在现行钢渣利用模式下,国内钢渣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定规模上实现了钢渣的有效利用。但是,总体而言,我国钢渣的利用率还不高,钢渣稳定可靠应用还存在制约因素。例如钢渣作冶金原料时,由于钢渣成分波动大,给生产控制带来一定的困难;钢渣作建筑材料时,由于钢渣的膨胀性,不能完全代替水泥;钢渣磷肥由于应用成本太高,难以推广;钢渣作废水处理吸附剂尚难投入实际工业应用;钢渣制备微晶玻璃还停留在研究阶段。

(3)随着钢铁工业绿色循环发展,钢渣应用领域也在不断调整。今后钢渣应用将更加突出高质量和绿色环保的特性,并向大宗量、多途径、高附加值利用方向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钢渣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重点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1-2026年中国钢渣处理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本文采编:CY1254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钢渣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钢渣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产业链分析、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投资现状与前景分析、发展预测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