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董事长刘舒琪首次作出回应,持续推出更有竞争力电池产品

10月26日下午,针对通威股份是否有BC电池布局,是否认为BC电池将是未来的主流技术路线这一问题,通威股份董事长刘舒琪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首次作出回应。

刘舒琪表示,从光伏电池技术迭代的历史规律来看,新技术替代原有技术基本需要满足更高的经济性和更好的可靠性才能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BC电池虽然具备美观度高、正面发电效率高等优点,但在量产经济性及可靠性方面暂时还无法与PERC及TOPCon电池媲美,目前更多的是一种差异化产品。至于BC电池路线在未来是否能成为市场主流技术路线,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公司将持续推进BC电池技术研发工作,并同步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变化。未来一段时间,公司将重点聚焦TOPCon、异质结电池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并同步开展对背接触电池、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等研发投入。

确保相关项目如期完成

刘舒琪介绍,作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电池制造企业,通威股份高度重视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并依托自身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专门成立了光伏研究中心,储备了TOPCon、HJT、背接触电池、钙钛矿/硅叠层等一系列太阳能电池新技术。在背接触电池方面,公司已拥有百MW级中试线,并同步研发了P型BC电池和N型BC电池。其中,P型TBC研发批次效率达到25.18%,N型TBC最高研发效率达到26.11%。

针对投资者关切的“公司取消160亿元定增后,前期的项目规划是否会取消或是延后”这一问题,通威股份副董事长严虎表示,由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公司价值存在明显低估,为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公司决定终止本次160亿元定增计划。

严虎表示,通威股份将合理利用自有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以及其他融资方式,统筹资金安排,继续推进公司2020年至2023年与2024年至2026年发展规划的稳步落地,确保相关项目如期完成,持续巩固公司光伏全产业链布局的显著竞争优势,继续为全球光伏客户输出更高效、更低碳、更优质的光伏产品。

回应市场关切问题

通威股份财务总监周斌在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20.1亿元,主要包括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9.2亿元和存货跌价损失10.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主要是公司基于行业从“P型时代”向“N型时代”的转型趋势,从谨慎性角度对后续无法通过技改升级为TOPCon的电池生产线以及部分组件研发生产线进行了计提,计提存货跌价损失主要受今年以来行业整体产业链价格下行趋势影响。

针对投资者关切的“资金问题是否会影响明年的分红”的疑问,刘舒琪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货币资金275.28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100.86亿元,目前现金流仍较为充沛。关于明年分红的具体方案请关注公司后续公告。

另有投资者向通威股份高管提问:现在很多人认为光伏各产业链都过剩严重,公司还不断扩产的原因是什么?严虎回应称,作为资源最丰富、环境最友好、成本相对极低的发电模式,目前光伏发电在终端电力消费结构中占比依然较低,公司认为行业未来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伴随着过去几年行业需求爆发,产品供不应求,光伏企业显著高于其他行业的毛利率吸引了大量行业内外的企业或跨界光伏行业,大量的新增产能在这一两年逐步开始集中释放,过去几年一直维持高位的产品价格也快速回落,短期行业竞争愈发激烈。但在此市场环境下,一些相对落后的产能和一些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各方面准备不足的参与者将逐步被淘汰,行业将进入整合提升的新阶段。在技术、成本、精益管理等各方面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和先进产能,具备显著的竞争优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持续推出更有竞争力电池产品

刘舒琪表示,基于未来光伏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作为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领域最具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将继续推进公司2024年至2026年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发展规划,相关在建项目正稳步进行中。

从光伏电池技术迭代的历史规律来看,新技术替代原有技术基本需要满足更高的经济性和更好的可靠性,才能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基于此,公司重点聚焦TOPCon、异质结电池产品的开发与研究,并同步开展对背接触电池、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等的研发投入。公司将始终围绕市场需求及技术进步情况,持续推出更有竞争力的电池产品。

刘舒琪介绍,经权威机构测试,通威自主研发的210-66版型异质结(HJT)组件正面功率达到743.68W,组件效率为23.94%,为本年度第四次创造异质结(HJT)组件功率纪录。公司在铜互连等先进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现有1GW异质结产线已完成双面微晶升级,硅片厚度110um下量产,良率可达97%以上。公司目前正稳步推进铜互连技术量产条件下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验证,为HJT大规模量产创造坚实条件。

本文采编:CY

推荐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池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池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主要细分产品市场分析、下游需求及前景预测、主要企业生产经营分析、投资及前景预测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