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2年中国大麦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大麦
分享:
复制链接

2017-2022年中国大麦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发布时间:2016-12-02
¥ 9000 ¥12000
  • 293733
  • 华经产业研究院
  • 400-700-0142 010-80392465
  • kf@huaon.com
  • 下载订购协议 下载PDF目录

大麦,别名牟麦、饭麦、赤膊麦,与小麦的营养成分近似,但纤维素含量略高。[1]  拉丁文名:Hordeum vulgare L.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禾本、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叶鞘松弛抱茎,多无毛或基部具柔毛;两侧有两披针形叶耳;叶舌膜质,具坚果香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钙、磷含量中等,含少量B族维生素。因为大麦含谷蛋白(一种有弹性的蛋白质)量少,所以不能做多孔面包,可做不发酵食物,在北非及亚洲部分地区尤喜用大麦粉做麦片粥,大麦是也是我国主要种植物之一。珍珠麦(圆形大麦米)是经研磨除去外壳和麸皮层的大麦粒,加入汤内煮食,见于世界各地。大麦麦秆柔软,多用作牲畜铺草,也大量用作粗饲料。中国的大麦现多产于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

2014年全球大麦生产区域分布:%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报告目录:

一中国大麦产业发展政策及国家标准8

1中国大麦产业发展规划8

1.1中国啤酒大麦生产发展规划8

1.2中国啤酒产业发展目标(2013-2015)8

1.3优势产区的大麦发展布局9

2大麦相关标准10

2.1GB/T11760-2010裸大麦10

2.2GB/T7416-2010啤酒大麦10

2.3中国和其他国家大麦的品质比较11

2.3.1主要大麦品质对比11

2.3.2中国大麦品质较差的原因12

二中国大麦生产分析13

全球大麦产量为133.1百万吨,2013年增长至143.6百万吨,2014年达到144.3百万吨。欧洲是全球最大的大麦生产区域,2000-2014年欧洲大麦产量占全球的62.5%。

2000-2014年全球大麦产量:百万吨

3世界及中国大麦生产13

3.1世界大麦生产13

3.1.1世界大麦面积变化13

3.1.2世界大麦产量变化14

3.1.3世界大麦单产变化14

3.2中国大麦生产14

3.2.1中国大麦生产布局15

3.2.2中国大麦种植面积变化16

3.2.3中国大麦单产变化17

3.2.4中国大麦产量变化18

4中国主产省大麦生产特点19

4.1江苏省大麦生产特点19

4.1.1江苏省大麦生产变化19

4.1.2江苏省大麦的主要品种20

4.1.3江苏省大麦的生产优势20

4.1.4江苏省大麦生产预测21

4.2甘肃省大麦生产特点21

4.2.1甘肃省大麦生产变化21

4.2.2甘肃省大麦的主要品种22

4.2.3甘肃省大麦的生产优势22

4.2.4甘肃省大麦生产预测22

4.3内蒙古大麦生产特点22

4.3.1内蒙古大麦生产变化22

4.3.2内蒙古大麦的主要品种23

4.3.3内蒙古大麦的生产优势23

4.3.4内蒙古大麦的生产预测24

4.4新疆大麦生产特点24

4.4.1新疆大麦生产变化24

4.4.2新疆大麦的主要品种25

4.4.3新疆大麦的生产优势25

4.4.4新疆大麦生产预测25

三中国大麦贸易分析26

5中国大麦贸易26

5.1中国大麦进口关税政策26

5.2中国大麦的进口26

5.2.1大麦进口量及进口价格27

5.2.2大麦进口主要来源国28

5.3进口大麦的国内流向29

四中国大麦芽供需及生产企业分析31

6中国大麦芽的供给31

6.1国内企业麦芽生产31

6.2进口麦芽31

6.2.1进口数量及进口价格31

6.2.2主要进口来源国32

6.2.3进口麦芽的流向33

7中国大麦芽的消费34

7.1中国啤酒生产34

7.2啤酒大麦需求35

8重点麦芽生产企业37

8.1永顺泰麦芽集团有限公司37

8.1.1企业简况37

8.1.2企业产能37

8.1.3原料获得及产品销售38

8.2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38

8.2.1企业简况38

8.2.2企业产能39

8.2.3原料获得及产品销售39

8.3北大荒龙垦麦芽有限公司39

8.3.1企业简况39

8.3.2企业产能39

8.3.3原料获得及产品销售40

8.4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40

8.4.1企业简况40

8.4.2企业产能40

8.4.3原料获得及销售情况分析41

8.5江苏省农垦麦芽有限公司41

8.5.1企业简况41

8.5.2原料获得及产品销售41

8.6江苏新金威麦芽集团有限公司41

8.6.1企业简况41

8.6.2企业产能41

8.6.3原料获得及销售情况分析42

8.7河北四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2

8.7.1企业简况42

8.7.2企业产能42

8.7.3原料获得及产品销售42

8.8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3

8.8.1企业简况43

8.8.2企业产能43

8.8.3原料获得及产品销售43

8.9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43

8.9.1企业简况43

8.9.2企业产能44

8.9.3原料获得及销售情况分析44

8.10兰州黄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44

8.10.1企业简况44

8.10.2企业产能44

8.10.3原料获得及产品销售45

五中国大麦需求分析46

9大麦的啤酒需求46

9.1分地区啤酒大麦的产销分析46

9.2啤酒消费在总消费的地位47

10大麦的饲用消费48

10.1大麦作为饲料的优势48

10.1.1价格优势48

10.1.2营养优势48

10.2饲用大麦消费量49

11大麦的其他消费50

11.1大麦种用消费50

11.2大麦食用消费50

六未来中国大麦供求平衡预测51

12中国大麦生产预测51

12.1中国大麦种植面积变化预测51

12.2中国大麦单产水平变化预测51

12.3中国大麦产量变化预测52

13大麦进口趋势预测53

13.1大麦进口国别变化趋势53

13.2大麦进口量变化预测53

14未来中国大麦需求变化趋势预测53

14.1啤酒大麦消费预测53

14.2饲用大麦消费预测54

14.3其他用途大麦消费预测54

15中国大麦供求平衡表54

七大麦市场价格分析及预测56(AKHT)

16大麦价格走势分析56

16.1啤酒大麦价格变化特点56

16.2后期大麦价格走势预测57

图表目录

图1甘肃省啤酒大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9

图22016年大麦在世界主要谷物中的地位13

图3世界大麦生产面积及产量(2013-2016年)14

图4中国大麦在谷物生产中的地位15

地图中国大麦生产布局16

图5中国大麦种植面积变化(2013-2016年)17

图6中国大麦单位面积产量变化(2013-2016年)18

图7中国大麦产量变化(2013-2016年)18

图8江苏大麦生产变化及在全国大麦生产中的地位(2013-2016年)20

图9甘肃大麦生产变化及在全国大麦生产中的地位(2013-2016年)21

图10内蒙古大麦生产变化(2013-2016年)23

图11新疆大麦生产变化及在全国大麦生产中的地位(2013-2016年)24

图12中国啤酒大麦来源及供应量(2013-2016年)26

图13中国大麦进口在粮食进口中的比例(2013-2016年)27

图14中国大麦进口量及进口价格(2013-2016年)28

图15中国大麦进口自澳大利亚比例变化(2013-2016年)28

图162016年中国大麦主要进口来源国29

图172016年中国大麦进口省份30

图18不同原料来源的麦芽产量(2013-2016年)31

图19啤酒产量折算麦芽及大麦数量(2013-2016年)32

图20中国麦芽进口来源国分布及其比例(2013-2016年)33

图21中国麦芽进口流向分布及其比例(2013-2016年)33

图22中国啤酒产量(2013-2016年)34

图232016年主要省份啤酒大麦需求量36

图24中国大麦的啤酒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地位(2014年9月-2016年9月)47

图25中国大麦饲用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地位49

图26中国大麦种用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地位50

图27中国大麦播种面积预测(2013-2016年)51

图28中国大麦单产水平预测(2013-2016年)52

图29中国大麦产量预测(2013-2016年)52

图30中国大麦啤酒消费预测(2014年9月-2016年9月)54

图31江苏啤酒大麦价格与进口大麦价格对比(2013-2016年)56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研究方法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竞争格局、进出口、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判,助力企业商业决策。

数据来源

本公司数据来源主要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相结合,本司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获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

一手资料来源于我司调研部门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采访对象涉及企业CEO、营销总监、高管、技术负责人、行业专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相关投资机构等。市场调研部分的一手信息来源为需要研究的对象终端消费群体。

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海关数据及第三方数据库等,根据具体行业,应用的二手信息来源具有一定的差异。二手信息渠道涉及SEC、公司年报、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WIND数据库、CEIC数据库、国研网、BvD ORBIS ASIA PACIFIC数据库、皮书数据库及中经专网、国家知识产权局等。

售后服务

华经产业研究院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您的反馈均1个工作日内快速回应,及时解决您的需求。

版权提示

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权威引用

  • 中国证券网
  • 中金在线网
  • 中国日报网LOGO
  • 央广网
  • 中国经济网
  • 东方财富网
  • 中国新闻网
  • 凤凰网
  • 和讯网
  • 网易新闻
  • 腾讯网
  • 新浪网

典型客户

咨询服务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