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发展趋势,行业技术趋势聚焦智能化、绿色低碳及模块化施工「图」

一、支护系统行业概述

支护系统是指在基坑或围堰所应用的临时性支撑结构,用于保护工人和设备在地下或水下部分施工时的安全。实际工程中支护系统常为多类型组合,如“钢支撑+地下连续墙”兼具材料和结构分类。

新型支护系统分类

二、支护系统行业政策

我国积极推进“双碳”战略发展,推动建筑工程机械等行业加快节能减排进程。2023年以来,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复苏,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增加,为进一步深化“双碳”战略理念,这为中国支护系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统筹工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充分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实现上中下游各环节质量联动发展。

中国支护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支护系统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支护系统行业产业链结构清晰,由上游原材料,中游生产企业,下游应用领域构成。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钢材、水泥、混凝土、锚杆等;产业链中游为支护系统生产企业;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为建筑工程、交通工程、矿山与能源、水利水电等领域。

支护系统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产业链下游

支护系统行业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房屋工程建筑领域,数据显示,中国房屋工程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涨态势,从2018年的14.9万亿元上涨至2023年的19.8万亿元。下游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对支护系统行业需求逐步增加。

2018-2023年中国房屋工程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变化

四、支护系统行业发展现状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推广绿色工艺、打造绿色工厂、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工程机械动力电气化、氢能化转型提速,带动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78亿元上涨至488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22.35%,展现出行业强劲的增长态势。

2018-2023年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新型支护系统渗透率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中国新型支护系统的保有量由2018年的1554.9万吨增加至2022年的3967.9万吨,保有量的上涨表明行业需求逐步上涨,未来随着行业逐步转型,保有量将继续呈现上涨态势。

2020-2023年中国支护系统行业保有量

近年来,中国新型支护系统渗透率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2年,轨道交通建设分部渗透率达92.7%,房地产建设分部渗透率达7.5%。2023年轨道交通建设分部渗透率将增长至92.9%,房地产建设分部渗透率将达8.6%。

2018-2023年中国支护系统行业渗透率走势

五、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竞争格

从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呈现金字塔型竞争格局,头部国企主导资源密集型项目,专业企业与外资争夺技术高端市场,区域中小企业在低附加值领域激烈竞争。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企业众多,目前宏信建发占据了最多的市场份,占比为5%。

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2、重点企业分析

宏信建发以经营租货业务为核心,积极打造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龙头。公司以经营租货业务为核心,重点业务包括新型支护系统、新型模架系统以及高空作业平台等三大模块。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6.1亿元。

2020-2023年宏信建发营业收入变化

六、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发展趋势

行业技术趋势聚焦智能化、绿色低碳及模块化施工。同时,市场竞争格局呈现“金字塔型”,国有大型企业主导超大型项目,专业公司和外资争夺高端技术市场,而中小企业在区域低附加值领域激烈竞争。未来,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及国际化布局将成为行业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但需应对高端产品供应不足、成本压力及法规壁垒等挑战。

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发展趋势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支护系统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本文采编:CY1265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25-2031年中国支护系统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主要包括行业下游市场剖析、竞争格局分析、主要优势企业分析、市场预测及发展建议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